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33篇
中国政治   150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老师我想说,老师我想读,老师……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表达自己的感想,老师和学生眼里噙着泪水……这是在宜昌市西陵区东方红小学的多功能报告厅里,由陈艳老师与603班的同学共同学习《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情景,这也是东方红小学在追寻优质轻负——高效课堂教研活动中的一个片段。听课的老师在  相似文献   
42.
李小英 《法制与社会》2010,(16):237-238
随着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评价理念,2007年高考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必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尝试高考改革,但是都处于实验论证时期,短期内高考的各种弊端仍将存在,改革的效果以及对中学生及高三教师产生的影响情况,都有待及时调查收集考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从而论证改革措施的成效,为今后的改革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为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空间.有助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由单一文化目标转变为多元文化目标.  相似文献   
44.
新课程倡导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针对这一评价理念,结合班级管理的现状,笔者将“成长记录袋”这一评价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可以说,“成长记录袋”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也使老师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鲁林华 《学理论》2010,(21):229-230
传统理念中,教师这一社会角色被赋予了超越角色本身的社会义务与文化权利,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一跃成为道德的示范者与知识的诠释者及行为规范的最终裁定者,这使作为他们在享受荣耀时也逐渐不堪重负,迷失了自己。教师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并非对教师角色的修正,而是对教师职责的厘清与还原。  相似文献   
46.
武巧飞  李艳 《学理论》2009,(18):193-194
《新目标》是目前中学英语推行使用的最新教材,与以往的《JEFC》相比,内容更丰富,更能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作者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就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新教材教学目标的定位及适应于新教材的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7.
一、准确领会历史学习和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而科学地运用这些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由于在实践中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过头的现象。集中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在历史教学的多项目标中,过分强调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整个历史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唯一目标,忽视了创造能力形成与发展所具有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点,从而在教学实践中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48.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强调以材料为依托,以书本知识为支撑,尤其注重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教育创新背景下的高考政治复习应注重学生演绎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在建构知识网络中渗透演绎思维能力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理论依据,又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有利于实现知识系统化,思维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中考思想品德命题贯彻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凸现能力立意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观点教育、思想品德方向和主流价值标准引导,关注考生的  相似文献   
50.
齐世军 《传承》2010,(18):165-167
随着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在我国中小学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也逐渐显露出来。针对新课改实施中出现的考评体系、观念制约等问题和困难做出分析,并提出新课改下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促进教学,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就这些问题及对策、影响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