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72篇
中国共产党   540篇
中国政治   521篇
政治理论   272篇
综合类   4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根本观点。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确立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意识形态建设“内容为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这些重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2.
孙小礼 《新视野》2003,2(6):60-62
历史的经验说明,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哲学的发展需要科学,两者应是相互促进的。面对21世纪的新问题、新挑战,科学与哲学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科学方法论是联结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感兴趣又都能有所作为的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有益于科学和哲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33.
经济学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是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在经济学领域的反映。经济学中的实在论者致力于确认和阐明支配表面经济现象背后的相对持久的深层结构。与主流经济学和当前的多数经济学方法论倾向于忽视本体论和强调认识论不同,经济学中的实在论方案自觉而又明确地集中关注社会经济本体论,力图为主流经济学的替代性方案清扫地基。经济学中的反实在论是范·弗拉森的“建构论的经验主义”激发的产物,它给后基础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34.
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和处理事物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的存在状态的观念形态,它的转变根源于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因此,随着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我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也要不断地转变。“三个代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的是她从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完成了又一次历史性改造的转变。只有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掌握她的精髓,深入地思索和体悟她的深邃的内容、创新的精神和伟大变革的关键。如果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新理论,或将新理论纳入旧…  相似文献   
35.
历史主义的文化哲学思想--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现代文化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解读了《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炼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早期思想观点,展现了它基本的发展倾向,突出说明马克思文化哲学所具有的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36.
经过二十余年的法学复兴,中国学者开始重视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其中以法律分析、法理分析、法理透视、法哲学思考命名的论文日益增多.这表明学者已认识到法学乃至于法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学科知识的体系性、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已受到程度不同的关注.但是,那种简单贴标签式的命题值得推敲.本刊编辑陈立风与山东大学法理学专业的部分师生举办对法律分析和法理分析进行反思的小型学术沙龙,展开了对话式的探讨.现刊载部分,意在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共鸣.  相似文献   
37.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学是一种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学科,社会的存在和演化都包含在广义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之中,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互相兼容,互相结合,这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从我的"人"这个中心,一圈圈推出去,就构成了两个"差序格局"。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人的特殊的一面,还要研究人与自然一般相同的方面,"人"和"自然"、"人"和"人"、"我"和"我"、"心"和"心"等社会学至今还难以直接研究的东西,是我们真正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自然科学的发展总是不断地改进着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论,使政治学理论在历史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的运用,终于促成了政治科学的形成,行为主义政治科学的产生正是这两者结合的标志。但由于政治现象的很多层面都是不能加以客观研究的,所以自然科学的手段在政治学研究中存在其不可避免的局限。因此,我们对政治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
邓小平的民主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主观体现出了丰富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民主观的方法论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规范着他对于民主的把握;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揭示内在于他对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其他层次的关系的把握中;民主本身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须在应有的限度之内,才能保证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0.
在公法之内看公法--兼议中国公法学的方法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法的繁荣需要在学术意义上实现方法论的转向,由原来不同程度上依附于其他学科方法的境况中摆脱出来,实现具备学科自主性的自足的学科体系,解决我国公法发展进程中形式主义方法论缺席为学术研究和法规范司法实施中的困境.开放的分析实证的公法方法论将纯粹分析性的公法规范解释与司法实施解决纠纷的规范解释结合在一起,可解决纯粹分析方法的科学性所回避的价值判断,有助于在个案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从事实中提炼和发现价值,为公法纠纷提供规范依据,协助并激励公法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