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134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江西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语言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不仅可提升赣鄱地区的区域凝聚力,推进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江西现代文化,而且有助于理解并改进江西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事赣语言资源开发,必须强化赣方言的应用研究,加大对江西语言资源的宣传力度,构建语言文化资源开发的技术与资金支撑体系,借鉴他人语言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2.
我时常想起罗阿姨。那个操着一口厚重大同话的保洁员。抱歉的是,因为不太懂当地方言,很多话我让她说了几遍。在成为大工地的大同,她的家也面临拆迁,说到要离开这里,她的眼泪就噗的掉下来。老公去世得早,她没有再嫁,在这里住了20年。因为不  相似文献   
63.
听点家乡话,打点"乡愁"的烙印,未必是坏事。方言所承载的,不仅是其通行区域人们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市井人情、丰富的俚语,很多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更是体现了其特殊魅力。可以说,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密码",一句俏皮话,一个形象的表达,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心头暖暖。  相似文献   
64.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从"本质价值"向"赋予意义"转变,文化认同对加速受众的情感认知,加强品牌的诉求个性,以及丰富以需求为中心的广告诉求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解构、符号体验再到意义延伸这一路径,参与广告诉求的构建与达成。  相似文献   
65.
卢文斐  李莉 《当代广西》2014,(18):48-48
正"驮河驮河,吃米游过河。"这是在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驮河村流行了几十年的一句顺口溜。这也是驮河村几十年来贫穷的真实写照:村里人多地少,不少人"吃米"要靠政府救济;没有近道,外出要"游"过左江……驮河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人口4500多人。被当地很多耕地富余村看作是"甜蜜事业"的甘蔗种植业在驮河村眼里并不  相似文献   
66.
吴春波  刘云 《学习月刊》2011,(24):48-50
引言 俗语在性质上相当于一个词.但在汉语的词汇系统里.俗语又不同于一般的词.传统语言学认为它是一个“长词”(long word)。  相似文献   
67.
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贵阳方言,在语音系统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着很多相近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自己独有的特点。前人研究贵阳方言声调格局的文章并不在少数,但多为上世纪80年代所著,对于语音资料的选取、收集、分析都较为落后。在本文中,笔者将用现代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贵阳市区方言声调重新进行一次分析,以此弥补前人所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钱秀琴 《学理论》2009,(6):70-72
“子”尾是汉语方言广泛存在的构形手段之一,拥有丰富的“子”尾词是民乐方言词汇的一大特色,本文全面描写了民乐方言“子”尾词的结构形式,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功能,并对民乐方言与普通话“子”尾词的异同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69.
梁静华 《新东方》2010,(5):71-73
文学的地域氛围第一要素就是语言,或者说文学地域性其实就等于地域性的文学语言,语言成为了确认自身的方式。崽崽小说中方言的使用极富表现力,生动、鲜活有助于凸现生活的真实感和地域特色,使自己区域的感受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此笔者先对海口方言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然后再分析崽崽小说中海口方言的体现。  相似文献   
70.
已是六月底,"火炉"重庆却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炙热.一路风景一路歌,我几乎要喊出声了--我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