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6篇
法律   594篇
中国共产党   1540篇
中国政治   2669篇
政治理论   463篇
综合类   7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旅游业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前进》2005,(2):49-50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旺盛,旅游产业就会越发达。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础,以出售旅游服务为内容,通过  相似文献   
132.
对于“十一五”期间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框架,我想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围绕人本和协调发展中国体系改革。第二,围绕职能转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三,围绕产权制度推进微观关键领域的改革。第四,围绕参与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来推进涉外体制的改革。下面我依据以上这四条作一个比较扼要的分析。首先谈第一个问题,就是围绕着“人本”和“协调”来推进发展体系方面的改革。大家知道,上一个世纪90年代所涉及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并没有或者说尚没有把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来…  相似文献   
133.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历20年,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相应,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从6个方面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进行了归纳,以引起同行关注。  相似文献   
134.
盈竹  张志 《小康》2005,(10):19-19
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海淀区公共委)的成立,是北京市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试点。此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突破口,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个步骤是将29家事业单位划转到公共委。区卫生局所属的海淀医院等22家医院、区卫生学校、区卫生局医院管理服务中心、区医学救援中心、区卫生人才服务中心,区文化委所属的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29个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都统一纳入公共委管理。据公共委常务副主任于小千介…  相似文献   
13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其进展还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通过设立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三个层次”的运行体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6.
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抓住草原旅游业兴起的发展机遇,主动与旅游业联姻,以旅游带文艺,以文艺促旅游,走出了一条“文旅”产业一体化,合作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13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立论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即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为了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得出的郑重结论。(一)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大、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已经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38.
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党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非常高 ,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从“三产”结构来看 ,已基本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转换。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在最前列。同时 ,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转为整体小康。未来的发展呈现了美好的前景。预计到后年 ,我们的人均GDP可达到 30 0 0亿美元 ,高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 ,在现代化进程当中 ,这相当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人均GDP来看 ,浙江的现代化进程是非常乐观的 ,照现在的发…  相似文献   
139.
旅游信息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但目前信息化水平滞后已成为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增强全民的旅游信息意识,加强红色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社会管理体制从属于公共管理体制范畴。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出发,分别就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制度、组织和机制层面上的主要内容及任务进行初步解析,并简要阐释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社会管理体制问题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