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程序法制不断完善的当下中国.依然出现了集体性的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这是否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法律程序以其能吸收不满和限制恣意而被视为“法治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果不注意法律程序背后的文化支撑,那么“程序法治”很可能在“中国特色”的名义下违背提倡者们的初衷。  相似文献   
32.
书之用     
顾文豪 《新民周刊》2012,(20):84-84
因此也就可以二度理解为何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因为必须与其他书籍产生联系的每一本书在其被运用的过程中,将不自觉产生某种"离心力",将读者带离本觉得安稳妥当的知识地界,而"少"的喟叹或许是生于对于失去地心引力的一种轻微而美妙的晕眩之感吧。  相似文献   
33.
佚名 《廉政瞭望》2011,(11):58-59
领袖该是什么样的呢?有一名女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早晨,她发现自己的邻居在下楼时,把每家每户门口的垃圾都拿到楼下,她非常感动。第二天,她也开始帮助邻居倒垃圾。逐渐地,在这个社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热心人。最初做这件事的那个邻居没有使用任何权力,却让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做出改变,为他人付出。他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获得别人的追随。那么,他是在服务他人,还是在领导他人呢?  相似文献   
34.
《同舟共进》2012,(9):82-82
上海 网友MikeShi《同舟共进》这本杂志,我是2011年才知道的。2月搬到新的住所时,隔壁住着一对阿公阿婆,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70多岁的人还天天上网,我偶尔也与他们交流对今日社会的一些看法。一天,他们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一本杂志,说:“你可以看看这本杂志,非常不错。”我一边接过一边想,不会是路边卖的那种无聊刊物吧?一看,就是这本《同舟共进》,封面极为朴素,然后随手翻阅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匆忙间无意识地看是哪家出版社出版,有没有邮发代号,可杂志不但邮发代号不差,连ISSN编号都有,主管主办单位是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相似文献   
35.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这三个核心观念各自蕴含着自己的政治诉求,而这些政治诉求是不利于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下只有通过对这三个核心观念的批判,才能为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36.
正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智慧,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四个环节。一、管理创新为企业市场竞争赢得先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门创新的学问,又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基础。管理出效率,管理出向心力和凝聚力,管理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夯实企业基础。首先应创新管理模式。从管理流程、管理手段上进行  相似文献   
37.
《雷雨》通过一个两代人陷落其中的爱情悲剧故事,对于感情、爱情、人生、阶级、命运及其背后的力量,做了一次深刻的探索。作者所说周朴园的“老奸巨滑,诡计多端”,那是周所属儒家文化无意识所致,他本人并不自觉。同样,作者不知不觉地就在蘩漪身上寄托了他的梦想:不希望他眼下创作此剧本时的恋人成为第二个四凤。曹禺自己说:写到末了,他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他,他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还有另一种无意识,即政治无意识,却在阻挠着作者对周朴园的批判,而要求把作为当时的社会贤达的周写得深情款款。在优秀的文学创作里,作者往往不能完全控制笔下的人物,甚至对于“为什么写”这类问题无从回答,莫名其妙,《雷雨》在这方面是相当典型的。  相似文献   
38.
政府是危机管理的主体。危机发生后,事件相关人和大众往往处于焦虑、恐惧和怀疑的状态。政府在应急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行动与措施都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由于"集体无意识",多数人只是关注事件的反常性和不光彩性,应急中稍有不慎,公众就会将矛头指向政府处置风险的能力,严重时甚至会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造成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紊乱。一、什么是"污名化"现象"污名化"现象是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39.
一般认为,处分意识是成立诈骗罪的必备要素,也是区别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要素。但诈骗罪的处分意识究竟有无必要以及其内容如何,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争议。这些争议并非学者抽象思辨的产物,而是司法人员在实际处理以下几类案件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1.被害人误认财物的同一性(特定物):(1)甲在超  相似文献   
40.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