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两个差异很大的孩子在到成都市各区、县去家访和筛查视障儿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让我们感叹的孩子。虽然两个孩子都属于全盲,年龄相差仅半岁,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却让人深思。一个活泼开朗、口齿伶俐,视力的丧失并没有带给她更多的障碍;一个内向、敏感,语言甚少,只能发一  相似文献   
92.
齐泽克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结构出发,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幽灵式"的诠释和重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是无所不在的幽灵.这一认识是时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再反思.其二,意识形态已被神秘化和崇高化,是构建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与"无意识"密切相联.在对意识形态挖掘中,齐泽克注重对现实行为的心理分析,关注意识形态现象背后的主体心灵,彰显了齐泽克批判精神的价值所在.其三,意识形态幻象的功能就是用来修饰、填补"能指"秩序的空缺,隐藏其非一致性,赋予社会以一致性和整合意义.尽管齐泽克力求"穿越"意识形态幻象,但他依然认同并维护意识形态幻象.因此,最终未能摆脱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进行截然的本体论式的区分的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93.
杨会彪  谢东方 《传承》2009,(24):64-6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具有依附性、愉悦性、潜隐性、易逝性等特征,它能够有效消除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此,要着重从塑造高尚主体人格感、树立先进典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大众传媒导向作用等方面来进一步强化无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4.
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隐认知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性课题之一,本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对内隐认知在幼儿言语习得,问题解决中的直觉顿悟,决策及学习迁移等方面的体现加以解析,进而从理论上探讨了内隐无意识加工在直觉思维培养,隐性课程设计以及学绩测评等与教学相关方面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95.
李云 《唯实》2002,(1):16-19
为数众多的民众对邪教的痴迷,说明对邪教传播的大众心理基础应予关注。在现实层 面上,大众阶层的信仰迷惘、传统意志力的坍塌和转移、群体无意识的激活,正是邪教得以 产生、发展和蔓延的心理基础。社会的发展不会消解人们对稳定的精神家园的追寻,科学信 仰的培育和引导,是使民众少走非理性弯路的迫切需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应关注全民 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6.
白先勇文本中的孤独精神可分为三种类型:边缘人的孤独、成长的孤独、文化的孤独。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从意识、潜意识层面分析作家孤独精神背后的心理依据,并借鉴荣格理论成果,着重阐释了作家潜意识中集体无意识的部分,特别考察了纳西色斯和顽石(玉)两种文化原型在文本中巨大的影响力量。  相似文献   
97.
周宁 《党政论坛》2008,(12):57-57
西方社会在西藏问题上的激进态度,与西方政府的后冷战意识形态有关,与西方媒体的潜权力结构有关,但更重要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西方社会的民意基础。西方民主社会中民意基础决定政府与媒体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在西藏问题上,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西方的地缘政治经济政策,还有西方的文化集体无意识心理。  相似文献   
9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教育具有教育目的的内隐性、教育内容的娱乐性、教育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时机的灵活性四个优点,但也有教育结果的差异性、教育效果的易逝性等缺陷,因此运用无意识教育的时候要坚持有意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无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有人格教育法、校园文化教育法和社会实践法。  相似文献   
99.
毛毛 《政府法制》2009,(12):20-20
北京市民、现年45岁的李女士,在公交车上因乘客间的无意识碰撞,被一乘客殴打造成鼻骨骨折等多处受伤,但是司机既不劝阻也不报警,依然继续行驶,造成侵权人逃走。为此,李女士将公交公司诉至法院,索赔近万元。  相似文献   
100.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蕴涵着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创作者自始至终有着强烈的感性体验,其艺术创作的成果往往是凭借着直觉、灵感、情感甚至无意识等这些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脱颖而出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些非逻辑形式也正是非理性因素.艺术创作中的直觉、灵感、情感对艺术创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意识作为直觉、灵感、情感的原动力同艺术创作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因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无意识对艺术创作中的影响,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