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169篇
中国政治   320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制扇至善     
肖芃 《群众》2014,(10):63-63
<正>扇者,善也。晋人崔豹《古今注·舆服》有言:"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扇,是引风之物,纸面若有花鸟,摇起来便颇感性灵。有诗云:"扇子解招风,本要热时用。秋来挂壁间,却被风吹动"。此中本有禅意,可想来扇面上的画中或山水或花鸟,随风摇曳起来,便更生意趣。我自小喜爱这灵动的美,可惜此中意境,须得心平气和。但常年  相似文献   
52.
尽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认同诉求问题却是辛亥革命要解决的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辛亥革命之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令人深思的是,其最大的成功却在于对明清易代的遗留问题做出了完满的解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多民族共和的国家体制构建问题,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这是晚清对晚明作出的跨越时空的回应,是辛亥革命民族认同诉求的巧妙转轨。  相似文献   
53.
黄海浪 《学理论》2013,(8):178-179
王德威先生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众生喧哗、富有生命力的晚清小说局面,并狭隘地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由"五四"提至晚清。作者一面不断强调现代的多种可能性,一面却又将已经出现的多种文学类型视而不见。作者在对"五四"文学发出责难时,没有站在真实的历史中做出客观的评述,因而存在诸多质疑。当然这些质疑不是意味着对它进行全盘否定,书中很多观点仍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54.
狂妄、保守、自大的大清帝国被英国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大门。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突破传统寻求新的方式来救亡图存。军事救国开始走进中国人的心中,谈及晚清的军事救国就不得不提及德国,不得不提及德国的克虏伯军工厂。从中国晚清海防建设入手,进一步论证德国克虏伯对中国海防建设的帮助以及中德军事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5.
<正>王守仁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在他一人身上,文事武事都张扬到了极致。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故乡阳明洞中筑室而居,后又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明正德元年(1506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上书言事,触怒大权在握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驿丞大约相当于一个县级招待所所长,官场上可谓一落千丈。当时的龙场,地僻山穷,瘴蛊横  相似文献   
56.
晚清一些官员、商人、文人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动机东渡日本游历考察。这些赴日官绅留下的笔记、报告、日记等多种文献中,有大量对日本近代的警政的描述。这些文献反映了当时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警政观念,同时对清末警政改革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7.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1,(21):52-52
晚清的中国,腐败成风,无官不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最形象写照。但在这个积重难返的腐败泥沼中,中国海关却以廉洁有为而著称,以至于被称为"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个"奇迹"的打造者就是受雇于清政府的英国人赫德。  相似文献   
58.
李耀曦 《春秋》2013,(5):47-50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为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晚清时期山东济南府社会市井风情的画卷。其虽为小说,但所写人物事件,多实有其人确有其事,并非子虚乌有的杜撰。正如作者白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之子虚,事需证之实在。”这既是其独特文学魅力之所在,也恰是它令济南人倍感亲切之处。  相似文献   
59.
宁波为人才渊薮之区,学问家代不乏人,宁波人有汇刻群书保存文献的优良传统。张寿镛先生编刊的《四明丛书》博采约收,除入编文献本身的学术价值之外,还具有版本价值,其入编之书,除原著外,兼收后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0.
自古谓千金易得,人才难求。识别并求得自己所希冀的人才,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群书治要》一书的得人之道可以概括为以善感人、以礼敬人、以富安人、以公待人、以诚动人、以德教人、以道成人等七个方面。这为我们在得人方面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方法和原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