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106篇
中国共产党   161篇
中国政治   578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5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龙渊 《法制与社会》2013,(28):39-39,43
随着民主观念的逐步发展,听证制度逐渐成为了司法、立法和行政领域中行之有效的民主程序,而听证权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2000年我国《立法法》规定了行政立法听证制度,作为舶来品,我国既没有“自然公正”的自然法根源,也缺少“正当法律程序”的传统和宪法支持。现行行政立法听证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对其研究很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是如何进行监督考察无细则规定。结合立法精神和已经相对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禁止令制度,实践中检察机关开展了有益的尝试。总结理论与实践探索,文章从附条件内容、实施方式、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监督考察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3.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迎合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规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检察机关作为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的监督考察主体,在相关司法解释及规则进一步细化之前应如何应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工作,仍需摸索探讨。  相似文献   
84.
虚假诉讼极大降低了民事诉讼制度的性能和效用,损害了人民法院的权威,使民事诉讼这一保障社会安定的最后公权力救济手段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对虚假诉讼予以刑事处罚等惩戒制度的构建已得到广泛关注。如2010年8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规定了虚假诉讼行为人可能触犯的十余种罪名,加大了刑事处罚的力度。但即使在有刑罚这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情况下,最大程度避免虚假诉讼仍无法实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虚假诉讼行为都会被纳入刑事处罚的范围,近来学界虽有将虚假诉讼行为单独入罪的论述,但作为严谨的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85.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该制度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惩戒和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历经了3年多的司法实践,如何结合域外立法正确认识附条件不起诉以及解决附条件不起诉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质得到最客观和最大化的体现,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6.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迄今为止制度文本和司法案例最丰富的公益诉讼类型。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都具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但三者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其履行了监督管理职责且请求的内容超越了检察监督和行政救济的范围为条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行职权主义,不严格遵循处分权主义,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判决的主文可以超越原告的请求范围且要考虑判决的执行实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法官对于程序的进行和实体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控制权,此系非讼法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7.
未成年人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未成年犯罪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2012年5月,我院被省院确定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工作的试点单位之一,我院以此为契机,完善相关机制,积极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工作,至今已成功对4名未成年人适用了附条件不起诉,取得了良好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8.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起步较晚,对起诉资格的研究比较匮乏,自上而下的环境立法显然对起诉资格的选择设置了障碍.拓宽研究视野,我们看到美国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起始之处和发展的老牌劲旅,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大量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遭受“实际损害”作为其起诉资格的标准.本文拓宽视野,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为我国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环境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9.
督促起诉是指针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不行使或怠于行使监管职责.案件性质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的,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民事行政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90.
2010年10月15日16时许,犯罪嫌疑人潘甲(未成年人)与潘乙(未成年人、已判决)、潘戊(未成年人、另案处理)在三都县XX乡赶场时,在XX乡政府门口"逗"三都县XX镇X村的女青年陆M、陆N玩时,与陆M、陆N同家族的XX镇某村的陆甲、陆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