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09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257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3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暂缓起诉制度作为一种刑事分流程序,是检控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体现,具有暂时性和不确定性。构建暂缓起诉制度,有助于弥补现有刑事不起诉规定的缺陷,改善司法资源的日渐不足的现状。它迎合了刑法目的刑理论的要求,在本质上并不侵犯审判权,并在和谐语境下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然而,由于暂缓起诉存在先天的弊端,在具体的制度构建中就需要理性规制,加强各方面的制约力量的配置,从而避免权力不受控制地被误用或滥用。  相似文献   
902.
诉讼是运用证据的活动,检察机关更是运用证据与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斗争的司法机关。怎样运用证据审查逮捕和提起公诉,在运用证据的过程中,把握不同程序对证据的不同要求,是确保各部门依法履行指责的关键之处。本文拟从批捕、起诉的证明标准含义、特点、缺陷及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3.
附条件不起诉是法律规定的不起诉情节,但是,附条件不起诉在对我国完善刑事诉讼制度,促进犯罪人的教育和重返社会等反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附条件不起诉背景的分析,阐述我国建立该项制度所需要的条件和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904.
20世纪中期以来,体现刑法谦抑理念和刑法效益原则内在要求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和非监禁化"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这与我们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倡导和践行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殊途同归。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正是我们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905.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起诉裁量权能否获得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取决于其正当性.正当性即可接受性,包含合法与合理两项内容,具有客观和主观双重属性.然而,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实质、形式、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起诉裁量权具有"先天"的失当性,基本表现为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缺失.基于此,分别从检察官博弈和程序彰显与控制两个视角,从正当实体和正当程序两个层次论证如何实现起诉裁量权正当化.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司法之解应具有二元属性:客观合法和主观合理.为实现这两个目标,在正当实体层面上可运用"法意"阐释、"法益"衡平等方法.正当程序层面上应确保实现起诉裁量中的检察官公正、诉讼参与人广泛性参与、裁决充分说理以及形式正义.  相似文献   
906.
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暂缓起诉制度对维护秩序、保障权利、平衡公益,发挥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实现案件分流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出现滥用公诉裁量权等流弊。本文通过对暂缓起诉理论的研究,比照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暂缓起诉制度,参照外国的经验,提出创建我国的暂缓起诉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07.
阎涛 《天津检察》2009,(4):44-45
根据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140条第四款的规定,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可以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在当今世界各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范围逐步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的裁量范围则限制较严格,适用空间有限。为此笔者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提出适当扩大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范围的构想,即增设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908.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延误制度体现着诉权保障与司法对行政活动谦抑、尊让的价值权衡。新《行政诉讼法》第48条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延误制度,增设了起诉期限扣除情形。起诉期限扣除程序应当以申请而启动,申请要件包括耽误事由客观存在、法定起诉期限已经过、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障碍消除后十日内提出。关于起诉期限扣除或延长申请的审查与认定,法院应以立案受理通知书的形式予以支持,以裁定驳回起诉的方式予以否定。起诉期限扣除情形中,法院只能对申请是否成立作出审查与认定;起诉期限延长情形中,法院既可就是否成立作出审查与认定,亦可基于一定标准对延长期限作出裁量。对于当事人在延误情形上的"错误申请",法院应当给予一定的释明和指导。  相似文献   
909.
构建中国的量刑建议权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冀祥德 《法商研究》2005,22(4):116-120
在现代刑事诉讼理论中,作为检察机关公诉权的核心,求刑权既包括定罪请求权,又包括量刑建议权。无论是在刑事法律的立法规定上,还是在刑事诉讼的司法实务中,我国检察官在刑事案件求刑权的行使过程中,凸现的还只是定罪请求权,刑事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诉讼实践中也没有行使本体意义上的量刑建议权。在构建中国控辩协商制度的法治视野中,必须对检察官求刑权予以扩张和规制,设立与现代刑事诉讼相适应的检察官量刑建议权。  相似文献   
910.
所谓未成年犯罪人,在我国刑法中是指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是指诉讼时--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阶段--未满18周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文限于篇幅,仅从刑事诉讼立法和实务两个方面就如何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处理程序和措施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