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98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在通常的印象中,受害者、守约方与提起诉讼这项权利有着天生的联系,但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一种责己型的诉求,即起诉人主动承认自己违约或侵权并要求承担责任,这样的案件是否可以受理,受理后应如何裁判,成为司法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案例引出的问题:恶人可否通过诉讼责己案例一(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某公司员工驾车外出工作,因倒车操作失误将行人碾压当场死亡。事故发  相似文献   
842.
■案号一审:(2009)浙甬知初字第355号【案情】原告GUCCIO GUCCI S.P.A.(古乔古希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古乔古希公司)是一家以经营皮革、服装等商品而著称的意大利企业。2007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商标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标局)出具商标注册证明,证明古乔古希公司在18类商品上使用的GUCCI商标已经注册,注册号为266977,有效期自2006年10月30日至2016年10月29日,  相似文献   
843.
【要点提示】义务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被帮工人承担责任,帮工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应承担连带责任。车主将车辆出借给他人后就失去对该车辆的实际控制,对该车在借用期间发生事故造成损害,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车主不应担赔损害承偿责任。  相似文献   
844.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由于我国传统的环境行政保护的低效性及诉讼制度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环境公益保护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应通过实现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多元化、完善举证责任和诉讼时效制度,以及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等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45.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吴某、何某及王某某为获取钱财,预谋约出冯某某以"闷鸡"的形式进行赌博,商定由何某、王某某配合吴某通过洗牌作弊、言语暗示等手段,使冯某某输钱,言明赌博的输赢由吴、何分担,王某某每参赌一次得"工资"2千元,又商定由曲某某为赌博"放水",  相似文献   
846.
2010年12月6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奉城法庭对一起特殊离婚案作出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这起特殊的离婚案,是由女儿代父亲提出的。坐在原被告席上的两个女子系母女。  相似文献   
847.
[案情]原告:刘道琳。被告:南京航空瑞华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华公司)。2009年8月24日,原告刘道琳与被告瑞华公司溧水分公司在天胜花苑售楼处就争议房屋栖凤西路33号天胜花苑1号楼1层108室签订定购合同,该合同就出卖方、定购方、定购房屋位置、面积、单价、总价、定金等做了约定。该定购单同时附有附注条款:1.本定购单经买卖双方同意确定,交付卖方一定数额的定金;2.买卖双方自签订本定购单之日起至正式签约  相似文献   
848.
公益诉讼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法律学科逐渐完善的结果。文章从公益诉讼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问题,以便完善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49.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与第三人资格标准均包括"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界限难以厘清。修改后《行政诉讼法》进一步将二者统一表述为"利害关系",更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界限模糊性。原告与第三人之间存在"身份互易"与"身份排斥"两种关系模式。尽管同为"利害关系"标准,但对原告和第三人存在不同的法律内涵与要求。应有条件地承认间接的、可能的、事实的、民事的等利害关系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850.
针对如何理解行政法上客观法与主观法的关系,存在三种基本立场。主客观法分离立场认为维护公益的行政法与公民个人权利形成对峙。该立场存在无法关联违法性与侵权性、抱持无视宪法的行政法观等疑问。主客观法结合立场主张从客观法中分出一部分请求权对应行政主体法定义务。该立场存在宪法与行政法平台错位、公益与私益纵向割裂等局限。主客观法统一立场将客观法当作主观法的全部集合,权利由客观法分解得来。该立场是理解行政法主客观法关系的妥当见解。在分配行政与利害调整观念下,特定或不特定复数私人主体间基于行政法律规范的各种利益与不利益冲突、对立并交织而成的利害关系网才是行政实体法律关系的本质,行政法上的实体权利应当由此导出。遵循“利害关系→合法权益”而非“合法权益→利害关系”的逻辑顺序才是判断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