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3,(17):18-18
"马到成功,勾起回忆,接踵而至,吾心酸楚。"——江苏新沂警方在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时,发现毒贩头目给其手下发了这条短信。警方细心研究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暗示"马沟接我"。于是,警方在马沟设伏成功抓获该头目。  相似文献   
72.
辨认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往往成为定案的关键,因此错误辨认也是导致错案的重要原因.辨认的真实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辨认人的记忆不可靠.辨认人对案件事实的感知不完整,且在感知案件事实后会遗忘或重构案件事实.辨认人在辨认过程中作出的判断是相对判断,很容易猜测出辨认结果.其次,辨认的场所封闭,组织人在追诉心理下容易丧失中立性,会对辨认人进行暗示.我国司法人员难以对辨认笔录进行实质审查,审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辨认笔录的确认.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部分辨认规则,但现有的辨认规则已经失灵.为了有效避免辨认过程中的暗示和猜测,我国可以引入“双盲”辨认规则和顺序辨认规则,同时对辨认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  相似文献   
73.
袭警事件的出现,不仅严重侵害了公安民警的人身权利,而且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对轻微违法行为无原则的容忍,将淡化人们的守法意识,给人们一个违法没有关系、会得到"人性化"处理的暗示,从而导致违法行为在数量和程度上不断增加,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最终破坏业...  相似文献   
74.
夕东 《廉政瞭望》2011,(21):45-45
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常常用“对”来断句、过渡,这是种很好的“肯定”心态,对自己也起到了正面的暗示作用,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是对他人抱有善意与期望的表现;吴宗宪在舞台上的口头禅是“这个厉害了……”显然他有危机感,他赞美他人的背后,是对自己现状的隐忧;他同时有强烈的表达欲,他需要大家对他“有反应”,害怕寂寞与冷感。  相似文献   
75.
读家     
《新民周刊》2012,(16):20-23
环球热点A法国大选热闹,"暗语"连珠"焦糖布丁已进入烤箱,再说一遍,焦糖布丁已进入烤箱。"这不是二战时期英国广播向地下组织报警的暗号,而是推特等社交网上流传的暗示法国大选首轮投票结果的语言。法国1977年通过的一项法律,禁止媒体在投票当晚20点之前,也就是最后一批投票站关门前,透露初步选举结果。违反规定的民调机构和媒体将面临7.5万欧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并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6.
从心理控制的角度来看,邪教是一种通过构建偏激信仰来进行精神控制的反动组织。综观世界上各种邪教的精神控制,邪教教主一般是以各种谎言、骗术、心理暗示和诱导来吸引信徒,并推行一套“信则灵”的歪理邪说来诱人上当。信徒一旦皈依邪教,教主将对信徒进行强烈的心理控制,决不允许信徒背叛或离开邪教组织。  相似文献   
77.
心理因素是影响手枪射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中的心理训练主要是表象训练、想象训练和自我心理暗示。进行心理训练时要用语言进行表象训练,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以正面积极的方面去暗示,争取每天同一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法轮功"邪教控制练功者的种种特殊心理操纵术,并从该角度对"法轮功"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79.
论旅游宣传中的心理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旅游宣传是旅游业的“开路先锋” ,在 2 1世纪的旅游业发展中更显示出其作用和价值。旅游知觉、模仿与暗示、情感与理性等学术问题 ,可以积极地指导旅游宣传 ,影响旅游消费者的意识和行为。如何利用这些心理规律增强旅游宣传效应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0.
侦讯情境论     
《政法学刊》2015,(5):57-63
情境是人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交汇点,侦讯情境是对话双方作用于讯问环境的信息交流地。侦讯情境中的情景、背景与其人物,有共性和个性、规律性与典型性问题。侦讯情境的基本特性,有氛围性和临时性、封闭性和局限性、情境的延伸与超越等现象。侦讯的内外语境,也有情境互动性。他们双方的心理互动,与讯问内外的情境相关联。侦讯的对策性情境具有谋略性,它们需要运作环境形成一些暗示性语境,其证据暗示也就具有心证效果。探讨模拟讯问与角色扮演中的对策情境,它们需解决其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