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展现证据的意思明确程度不同,可将使用证据的方法分为明示使用证据的方法和暗示使用证据的方法;基于使用证据的内容与核心内容的关系不同,可将明示使用证据的方法分为直接使用证据的方法和间接使用证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侦查中的催眠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催眠方法经常被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在国外侦查实践中,催眠方法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广泛运用于帮助证人、被害人唤醒记忆。对侦查中运用催眠方法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由于暗示是催眠的心理机制之一,催眠过程很容易被催眠师操纵。此外,催眠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催眠的结果不可靠。因此,应当有限制地在侦查中使用催眠方法。  相似文献   
93.
一位名叫肖曼&;#183;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对教育工作有什么启示呢?积极利用“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解决教育教学难题,让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更富魅力。  相似文献   
94.
《湘潮》2007,(9)
本文旨在通过对潜意识和意识的研究,分析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此外亦对潜意识与催眠术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催眠的实质。最后介绍催眠术在当今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95.
某人的首先     
笔试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作弊;面试时,首先想到的是寻个熟人;考核时,首先想到的是送点东西;政审时,首先想到的是给点暗示;  相似文献   
96.
在彩色摄影深入普及的时代,黑白摄影是仍有存在的价值。黑白摄影的特点与彩色摄影相比有其独到的魅力,摄影家在探索黑白摄影艺术道路上的不断追求,将使其魅力永存。  相似文献   
97.
儿子长到三岁能独自爬上写字台了,他的个头儿刚刚和写字台一边高,如果想够到写字台上的什么东西,他要跷着脚。有一天我坐在床上看他如何爬上去,目的是想静观其变,考考他的智商,结果我看到,他费力地爬上写字台旁的椅子,他先是在椅子上坐好,然后悠着两条腿做着下一步的打算,养足生息后,他开始总攻了,他运用了四肢行走的最基本手段,两只手撑在写字台上,然后一只膝盖蹬了上去。这套系列攀跃很帮他的忙,只有两秒钟他就顺利达到峰顶,胜利让他喜悦,他坐在自己既定的位置上开始思索,接着就大杀大砍,他首先把一盏很漂亮的子母灯掀倒在写字台上,然后觉…  相似文献   
98.
99.
亲和力是一种评价视角。它是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之间关系的感受性层面所形成的,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样态,并由此基础上形成的亲近感、和谐感和一体感等综合感受而获致的系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必然渗入人的意图意志、真情实感等各种感受性要素。这种感受与知识、价值等一起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展开。亲和力以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距离为内容,以各种形式的"感"为基本形式,并给人以"思想政治教育不远人"的感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呈现为如下观测指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享度,思想政治教育感受的共情度,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适恰度,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精准度,思想政治教育场合的合宜度。与之相应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重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社会感受力。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丧亲所引发的精神疾患与未亡人感受》尝试从文学作品与民俗谚语的视角,探索家属遭逢丧亲所引发的各类精神疾患。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持续在中国民间进行采风,挖掘长期遭受漠视与偏见的文化废墟,试图找出古代先民治疗丧亲之痛的各种民俗宗教仪式,藉此提供有别于西方哀伤辅导的临床理论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