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与新世纪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虽然是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但是它仍然是我国新世纪外交工作的指导方针。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周边形势、亟待提高的综合国等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韬光养晦不动摇。与此同时,放眼世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参与调整与改造也是新世纪我国外交的必然选择,如何从战略的高度处理好二间的辩证关系,是当前我国外交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2.
把握时代特点走和平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上面临的两大问题,根据这一论断,我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因为这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现在需要和平,将来发展起来更需要和平,因为我们深知,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和平发展是中国人唯一正确的选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历史说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背离这个方针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53.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名言积淀着千百年来人中俊杰的成功之道,对于新世纪青年追求成才仍有现实的教益。什么是时务?时务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古往今来,总是那些能够体察社会发展趋势、并自觉地按照社会需要锻造自己有所作为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成长为人中的俊杰。环顾中外,各个时代的人中俊杰,无不带有该时代的烙印,无不是应时而出,应运而生。论及当今的时务,最受世人关注的莫过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们知道,人类文明发生过四次革命性转变,带来人类社会四次大的转变,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次…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动,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得十分严峻.邓小平处变不惊,对中国国际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国际形势剧变之际,首要的是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收敛锋芒,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不称霸,不当头,不扛旗,永远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特殊的重要性,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这些思考,对我们今天处理国际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有所作为”是邓小平在冷战结束过程中 ,继提出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后 ,又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本文首先阐明了中国在国际上要有所作为的必要性 :只有有所作为 ,才能体现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和分量 ;才能打破西方强国对中国的歧视 ,争得同它们平等互利的国际权利 ;才能增强中国的国际信誉 ,从而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文章接着论述了我国“有所作为”的主要表现 :(1)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积极敦促地区冲突的和平解决 ;(4 )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 ;(5 )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6.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想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顺利实现,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为此,就必须不断提高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我们…  相似文献   
57.
中国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中国在确立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中国未能公开、充分地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方略进行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的曲解和误解,加深了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对我战略意图的疑虑,造成了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因此,深入解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严肃任务。  相似文献   
58.
李优坤 《国际展望》2012,(3):27-40,139,140
坚持追求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是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的核心,而在追求国家利益时坚持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平衡,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韬光养晦"战略的精髓。从这个视角出发,在三种关于"韬光养晦"战略内涵的解读中,"谦虚、低调的外交风格"的解读显然要比"战略欺骗"以及"苟且偷安"、"鸵鸟政策"的解读更符合国家利益。而从这个视角也很容易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但需要提高"有所作为"在我国外交整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9.
科学技术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主要趋势、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县级党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进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不仅要使党校在功能上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且要使党校能真正肩负起培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的重任。只有实现以上的转变,党校教育才能在新世纪的人才战略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0.
人大依法监督,既是对“一府两院”权力运用的制约。也是对“一府两院”工作的支持,监督与支持是辩证统一的。监督是制约,支持则是促进。在监督中抓住重点,求得实效,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人大的权威,发挥人大的作用。大量成功的监督事例说明,人大监督并不缺乏手段,关键是能否监督到底,体现监督实效。只要这样,监督就会“有力”,就会有权威,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同时也得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