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党政论坛》2009,(24):26-27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   
82.
犯罪动机的生物性是犯罪人在犯罪动机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的特征,是犯罪动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犯罪动机生物性研究包括其先天性、生理性因素、机制与成分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探讨表现为犯罪人特异性神经介质、边缘系统、激素、气质、应激状态等生理因素对于犯罪动机的作用,它们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自动机制体现于生存、性本能、竞争、勇敢等本能性成分之中。  相似文献   
83.
人人希求正义,正义是社会的主要价值。正义是一种伦理观念,根植于人类的本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正义观念。本文通过研讨人类的本能和基本心理,得出结论自我保存本能是正义存在的基础;对攻击性本能的压抑产生正义;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使正义稳固;人们心理的平衡需要正义。  相似文献   
84.
正智者尝言,若人人天使,则无须社会;但若人人魔鬼,也结不成社会。善恶由此均归于人心。与至善对应,暴戾不是"平庸之恶",乃是至恶之一种。语义上,暴戾就是对生命极端的残暴、冷酷和凶恶,而不是对生命的敬畏、珍爱和悲悯;或者说就如日常语言中的"人面兽心"。"人面兽心"的隐喻,和"丛林状态"类似,隐含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冷漠和傲慢,所有非人动物无法在人类面前为自身辩护。从作恶的一面看,人类恐  相似文献   
85.
许雯雯 《学理论》2014,(8):45-46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品,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坚强勇敢女生通过对美国维多利亚社会传统道德的反叛而进行的自我发现和在性及精神上的觉醒。该作品自其发表就引发了强烈批评,直到20世纪50年代该作品才被重新评估为真正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86.
李博 《世纪桥》2011,(23):40-42
马尔库塞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认为自然也是人类解放整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和谐统一的。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无论是对"生态马克思主义",还是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实践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
正追求健康、享受天伦,是人的本能,也是自然之道。弘扬养生长寿文化,合乎人性,有益于建立和谐、积极和健康的社会秩序。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是常青的。"再好的理论分析,都没有鲜活的事例来得生  相似文献   
88.
教学优化思想是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贯穿在各种教学理论之中。这些研究以人为主要对象,从人的自然性、机械性、生物性、社会性等侧面提出教学优化理论。随着对人的各种属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表现为:对教学对象的认识从客观的自然走向主观的自然,研究观点从机械观走向系统观,研究视界从本能论走向情感论,研究层次从外部交往互动走向内部动机激发,为教学优化提出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9.
施德军 《传承》2012,(8):76-77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历史上以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民主而闻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保障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杰斐逊认为除了在完善制度外,教育才是最可靠的保障。这都是基于制度不能治本,只能治标,而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和理性可以通过教育来加以提升和完善,从而防止民主政府蜕变为独裁政府。  相似文献   
90.
正老人摔倒在地,扶人者反被讹的事件屡屡发生,扶人需谨慎似乎成了大部分人对待此类事件的态度。吴伟青用自杀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清白,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方式再次引起社会对"该不该扶摔倒老人"的讨论,似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社会风气日下的当今不该扶,而笔者认为,老人不仅要扶而且要扶得起。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是传统道德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人的本能反应也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