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代领导》2011,(11):F0002-F0002
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接受香港李嘉诚先生定向捐赠及金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市医保定点、非营利性公立老年护理医院。  相似文献   
42.
6月29日,“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10年成就展”在汕头大学隆重举行。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管委会主任王新宪,中国残联副理事长、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管委会执行主任孙先德在汕头会见了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并为展览揭幕。  相似文献   
43.
《时代风采》2011,(16):6-7
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一家在渝企业的264名工人,以薪资过低、涨薪的要求得不到正面回复为由停工,29天后,双方仍未能就此达成协议,停工仍在继续。(8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点评]:纵观事件的来龙去脉,有着需要双方沟通协商的必要,然而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结果本可调解的问题却打上了死结,出现了以硬碰硬的僵持状况,岂不让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44.
微语录     
@李嘉诚: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事情做对重要。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拥有健康比拥有金钱重要i——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相似文献   
45.
2005年9月,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广州增城圈地3000亩,高调斥重资进军广州房地产市场。然而,直到2011年6月23日,该项目才宣布破土动工。长达6年的时间里,这块廉价却“先天不足”的土地,先后遭遇审计署调查和增城反腐风暴。而今,业内人士仍在质疑,这3000亩土地的累累“硬伤”已抚平了吗?  相似文献   
46.
《党课》2012,(24):86-86
1.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47.
明德与格物     
2006年,在接受了李嘉诚10亿港元的捐款之后,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把港大医学院改名为李嘉诚医学院。医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就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反对。他们拿出港大的校训“明德格物”来质问校方,一个勉励学生进德修业的学校,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告诉学生们:钱才是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48.
石述思 《党政论坛》2012,(16):56-57
83岁的李嘉诚无疑是个传奇。出身寒微、学历不高、白手起家、历经磨难、终获成功。他目前拥有255亿美元巨额身家,环绕其身边的毁誉无数。尽管他一再声称身体很好.公司有一班优秀的管理人才,正在安享晚年。但毕竟年事已高,且见惯豪富之家由于争夺家产骨肉相残的悲剧,他最近终于做出一个引入注目的决定。  相似文献   
49.
彭龙富 《工友》2009,(8):61-61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发家于塑胶产品的长江工业总公司,然后转向房地产等产业,成就了财富的神话。然而,在塑胶花已经日落西山的时候,李嘉诚还在寸土寸金的长江大厦留有一个小小的车间生产塑胶花,而生产者都是些老人,效率很低下,这令人颇为费解。对此,李嘉诚给出了答案:“那些员工在我的企业里干了那么多年,是他们创造了塑胶花的黄金时代,也成就了我的事业。现在他们老了,除了熟悉塑胶花的生产工艺别无所长,我若停止生产,将他们推出门去,他们的境遇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50.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这番话生动地说明一个人的成功更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内心的真正强大,才可能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