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政策瞭望》2016,(2):47-48
2008年,海盐县按照9+54+307的村庄布点规划(9个新市镇社区,54个集聚点,307个自然村落),启动以农村征地拆迁、搬迁为基础的"两新"工程建设。由此,传统的自然村落逐渐减少,"农村新社区"应运而生。此类社区是"城"和"村"的交集,具有主体多元化、类型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矛盾多元化的特点。到2015年底,全县已建成9+45个新农村集聚点,集聚农户2万户。  相似文献   
392.
整理古村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已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在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村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城、古村已是人们休闲旅游中观光的新热  相似文献   
393.
周丽 《理论月刊》2023,(8):103-109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现象与内涵是其旅游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呈现,是对内连接中华文明古今对话,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的传播主体。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形象的根源,在国家层面进行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至关重要。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整合差异化资源,建构村落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多元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村落品牌。  相似文献   
394.
山地民族村落共同体作为有别于城市社区与典型农村社区的共同体形态,以其变迁视角反观“亦工亦农”生计模式,发现家户“亦工亦农”生计偏好不仅受国家制度、国家政策等国家规则的影响,也受族群认同与信仰、交换与互惠等乡土规则的影响,更受理性小农家户生计规则影响。在村落变迁语境下,规则生产的最终目的和无意后果使“亦工亦农”嵌入到村落共同体秩序中,形成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生计模式。当下,村落“软治理”的实践路径依赖是对村落终结普遍诊断的突破,同时意味着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内规则再生产和秩序建构正经历规则“硬治理”到复合规则“软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95.
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载体,既保留了传统村落部分的“乡土性”特质,又融入了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服务标准和基础设施,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与环境。2021年,江苏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近年来,苏南地区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396.
苗成斌  柯华龙  赵扬波 《群众》2023,(14):44-45
<正>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让乡村“美”出新高度?响堂,一个曾经“鸡犬相闻”的传统村落,如今成为人们追求田园梦想的现代版“桃花源”。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以美丽田园为韵、村落肌理为形、艺术文化为底,让一朵栀子花飘出“共富香”,一杯村咖啡唤醒“新时尚”,一间老民宿体验“慢生活”,一座讲习所滋育“新农人”,探索着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特色田园乡村梦从这里点染、升腾、激荡,精致乡村与乡野潮牌、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地方物产与时尚业态相互交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响堂探索在山谷里放射出新时代的光芒。  相似文献   
397.
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是地缘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移民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共同体的重构与延续,既传承了中国血缘与地缘重合的共同体传统,又呈现出时代新特征。民族地区多民族移民村落共同体建设,强化地缘意识,实现了由血缘“多元”走向地缘“一体”。文章选取AH村为研究个案,探究了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的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民族互嵌结构体系建设是移民乡村社会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共同体精神培育是移民村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98.
内发型发展是致力于探寻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其理论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存在适契性。通过对皖南B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其存在人口流失、文化式微和村落共同体衰微等“空心化”现象。B村“空心化”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真实性。B村“空心化”的深层根源主要是城乡缺乏互助协同、政府缺乏指导规划、村庄缺乏本土特色以及农民缺乏自主发展等。受内发型发展理论的启示,笔者主张,应对农村“空心化”需从城乡融合发展、国家与社会互动、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和培育村庄精英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