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19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性与性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性”作为生物学中的术语.其意义在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构造方面的不同,影响“性”的是基于生物生理构造和基因。“性别”是属于社会范畴,其基本的划分是基于“性”的不同.但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性别”不仅仅只是“性”的区别,生活在社会当中.被社会行为和观念深刻影响的人类.“性别”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属性和特征,而这些社会属性和特征形成的原因不单单是基于“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遗嘱自由是现代法治的应有之义,然而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我们在坚持继承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也应注重对遗嘱自由的社会限制.个人自由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公共产品,我们应将个体自由视作对社会的承诺,力求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遗嘱自由与道德人伦的和谐,财富平衡与生存关怀的契合,以这遗产处理的公正与有序,在增加个人福祉的同时也增进社会福祉.在继承伦理与财富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增设特留份制度对遗嘱自由进行合理必要的限制,是顺应观念变迁、社会发展、道义人伦和继承需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观点提出应限制甚至取消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对此,理论界存在各种声音,司法实践中也无统一的做法。上诉权是被告人的法定权利,上诉具有纠错、维权功能,保留上诉权体现了刑事诉讼追求的公正价值。从刑事诉讼客体理论和刑事诉讼构造模式分析,上诉权的保留有其必要性。因此,不应当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设置任何限制条件,更不应取消该权利。  相似文献   
15.
学界通常认为庭审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是侦查中心主义的典型特征,应当直接予以废除。庭审阶段补侦的运行必须要考虑该制度运行的现实环境,允许庭审补侦在一审中开启程序倒流,而在上诉审中予以限定。案件一旦上诉到二审,检察机关必须以同被追诉人一样的平等主体身份申请证据调查。在侦查期间、司法考核制度、侦查主体地位未能明确限定前,刑事审查起诉制度和刑事庭前会议未能发挥实质功效前,刑事一审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存在客观合理性。从长远来看废除庭审补充侦查制度是应有之义,但目前一审保留能够满足刑事司法当下真相发现与人权保障的需要,价值妥协符合控辩失衡的现状与渐进式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鄢菲 《先锋队》2015,(3):132
欧利坨子油田欧41井区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的欧利坨子地区。通过开展欧41井区沙三段构造特征的研究,搞清了研究区构造形态及断裂系统的分布特征,认清了其构造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7.
梁絮雪 《河北法学》2006,24(4):134-136
民事诉讼构造理论--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民事诉讼的基本框架,反映了民事诉讼中原告、被告、审判方的不同地位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整个民事诉讼的基本运行态势.以美学为研究角度,更深入地探讨民事诉讼构造理论,发挥美学对法学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廖黄鹏 《法制博览》2023,(15):82-84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突出揭示了刑法在应对数字化犯罪中的不足。数据刑法的构建面临着迫切的社会需求。电信网络诈骗的数字化特征主要为财产损害的数字化、行为特征的操纵与配合以及风险的全局化,现有我国《刑法》在对其应对上存在客观方面构造局限、法益评价狭窄和情节类要素适用模糊的特征。对此,数据刑法要求刑法在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应对上重新定位相关罪状表述,在诈骗罪构成要件上宽松化理解;扩大法益类型,纳入信任法益;对情节类要素独立化处理,使其等同于数额要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 社会结构的全方位变化以及现代社会三维宏观组织构造雏形初显,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理解这种结构转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理解现阶段我国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程序性上诉是一种重要的程序制裁与救济机制,主要包括程序性上诉的模式、程序性上诉的提起、程序性上诉的审理程序、程序性上诉的裁判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程序性上诉有三种模式,其中二审实行事实与法律审之事后审、三审实行法律审之事后审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模式;程序性上诉提起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明确上诉理由,但该要求需与辩护制度衔接起来,否则会变相地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程序性上诉审以上诉理由为审判对象,以庭审笔录为调查基础,以开庭审理为原则;发回重审是主要的程序性裁判方式,但只有严重影响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程序错误,才会导致发回重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