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类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对正义展开过细致的论述,柏拉图和孔子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的《论语》中都有大量的关于正义的论述。对二人正义观的比较,既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正义"的内涵,也对思考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政治理论研究一直是西方的学术热点领域,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成果涌现出来。本栏目主要选择介绍10部近两年来出版的政治学理论著作,其中既有像亚历克斯·卡利尼克斯这样的成名巨擘的最新力作,也有学界翘楚的初试啼声;既有对传统问题的旧曲新  相似文献   
103.
柏拉图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中,战争对于雅典城邦以及整个希腊文明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柏拉图为此深感担忧。正是出于维护雅典的城邦安全乃至整个希腊文明的安全的需要,柏拉图在理论上构建了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王统治一可以消除城邦内部的纷乱,二可以消除希腊诸城邦之间的战争,三可以增强抵御外族人的力量。这些都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与希腊文明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4.
一今天的中国人在思考公正与平等及其关系的时候,总是背负着中西两个相互交织的思想传统,而这两个传统恰恰又都经历了古今变迁,这给我们理解这对关系增添了困难。公正或正义是政治哲学、伦理学的重要问题,在汉语著述中,一般将公正、公平和正义,作十分接近的理解,或者将"公正"理解成"正义"的形容词形式。对公正的语义分析可以有许  相似文献   
105.
徐风 《求索》2014,(12):96-100
柏拉图认为“正义即和谐”。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价值基础,也是柏拉图正义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正义观是一种整体性和谐的正义观,追求整体性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特征。虽然柏拉图的正义观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重大启示。公平正义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整体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6.
高贵的谎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按人的资质和能力严格划分社会等级——这与当时雅典政制相当彻底的民主的平等适成对照,但这些等级并非世袭而是可以流动的,或者说有一种政治机会的平等。这一主张以传说隐喻的形式出现。柏拉图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着眼于在他看来是客观的人的差别,却为什么又说这是“谎言”,“谎言”又为何能是“高贵的”,这些处理都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7.
孔子和柏拉图都非常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他们都认为文艺的教化作用在于在陶冶性情和哺育心智。他们的文艺教化观都凸现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两者的文艺教化观时,我们却能发现两者教化观的最终目标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孔子力图通过文艺的教化作用,实现人们对“仁”的迫近,使个体达到“仁”的境界;而柏拉图则希望通过文艺的教化作用,开启人的理性,使个体能充分认识到“善”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8.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给人适如其份的所得”;主张“合乎比例的不平等”;强调国家的总原则是正义,“法律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善”。亚里士多德发展为,正义就是“比值相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强调城邦的终极目的是“至善的生活”。’但是,无论柏拉图所说的“合乎比例”,还是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比值相等”,都是主张在“公民”范围内,奴隶则不在其列:因此,他们的公平思想,既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9.
孔子、柏拉图是人类历史"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语)的两住文化巨人.他们的艺术心理思想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当然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本文就是对孔子和柏拉图二人的艺术心理思想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把握中西文化传统在源头上的相近与别异.  相似文献   
11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先验的"理念"为哲学基础,建构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伦理模式。这种模式的道德本体论倾向使其为了城邦的稳定而压制个性、创设出一系列事实上不平等但符合"正义"要求的关系并期望能将城邦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其自身成为了社会自由、平等与进步的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