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出并论证了"哲人政体",并在《政治家篇》里延续了对"真正的政制"的思考。但是,正是《政治家篇》将法治视为划分政体类型的一个基本标准,形成了关于法治政体的思想,从而开创了西方法政思想史上的法治政体类型学。而在《法篇》、《米诺斯》以及第七、八封书信中,柏拉图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法治的地位和意义,另一方面阐释了"混合政体"的主张与设想。柏拉图始创的法治政体类型学和"混合政体"思想,奠定了西方法治政体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82.
《新东方》2019,(2)
柏拉图和孟子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古希腊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元典型人物,二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文明的品格、旨趣和特质。在二人宏大的哲学体系中,政治哲学不仅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也体现出不谋而合的相似性和泾渭分明的差异性。在这些相似性与差异性当中,我们既看到了人类智慧的共识,也看到了东西方文明在思想源头处就产生了路径的分野。通过对二人政治哲学的比较,我们可以洞见东西方文明的共识与差异。  相似文献   
83.
《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时期的作品,于其74岁着手开篇,是继《理想国》、《政治家篇》之后的最后一篇以对话体裁为文载的力作。它是对柏拉图以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其思想的结晶。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柏拉图的完稿,而是由其学生奥巴斯的腓力浦整理的稿子,并加入了腓力浦自己的东西。但是,这不能否认《法律篇》在世界文献中的地位,其内涵的对法律、宗教、教育、历史、哲学、艺术、伦理、外交、贸易、家庭、婚姻、公民生活以及对国家发展模式的终极探讨,对现今世界,甚至人类整个进程都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柏拉图最早对此作出了系统的论述.他在理想的国家制度框架内,运用先验理性的方法推导出独具特色的正义理论,既有值得借鉴之处,又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剖析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可以为思考现实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5.
传统的观点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国家,他强调哲学王统治,轻视法律,反映了他反民主的人治思想;后期他培养哲学王失败,才转而在《法律篇》中表达了对法治的诉求。本文从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背景去理解他的思想,得出了和传统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社会混乱、道德沦丧,怎样把握真理,消除智者意见的不良影响,是柏拉图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符合真理的政治法律制度才是正义的,才能使社会秩序稳定。因此,我们理解,柏拉图一生一直是在为民主法治构建理论基础,晚年他感到自己没有精力在理论上继续开拓时,才将理论转化为制度,以期后人沿此方向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86.
杨蓉 《时代法学》2007,5(5):32-37
为摆脱人类政治的现代性危机,我们有必要回到古典政治哲学里去,回到柏拉图的世界中寻找宪法的本质,而宪法的本质也正是在于一种组成结构:自然的规律,可以视为其自身的宪法;而宪法的规律,就是要求宪法符合自然。宪法的萌芽,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基础上诞生的。"宪法是公民的生活规范,宪法的权威根源于民众的生活"。宪政并不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构造,而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和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和谐构想:灵魂和谐、道德和谐、政治和谐,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柏拉图社会和谐思想具有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8.
李科政 《学理论》2013,(15):31-33,40
孔子与柏拉图在中西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比较二人在政治伦理思想上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对中西政治思想差异有一个根源上的把握。孔、柏二人均都重视国家德性,宣扬以德治国、精英治国的理念;但二人在对国家德性的规定和论证模式,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设计安排,以及对法律的态度上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差异,对中西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法思想家,对整个西方法哲学具有重要影响.他师承柏拉图,并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树立了现实主义法哲学.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对整个西方哲学、伦理学、法学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在今天全球化浪潮下亦呈现了其国际化的魅力.梳理与探究其思想形成的因缘,可以为构建中国法治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0.
论西方法治理论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哲 《中外法学》1997,(2):41-47
<正>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和积极性”,并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1996年2月8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针”。他强调“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必须“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而在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对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问题提到了相当高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是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忽视法治实行人治造成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依法治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我国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