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235篇
中国政治   258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2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学生学习呈现出机械化、工具化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单向度教学观。为了重新赋予学习以意义,应从生存论的视角去关照学习,恢复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在需求,给予学习的目的、价值、角色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972.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易发多发,腐败行为更加复杂化、隐蔽化,而我们的监督机制和惩防腐败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惩防腐败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根据当前惩防腐败这一总体态势,以分析腐败的根源和现阶段腐败的新特点为切入点,寻求、探索根治腐败的有效措施,阐述惩防腐败不仅是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更与国家法制建设有关,要从根本上遏制或铲除腐败,就必须把惩防腐败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973.
西方学界与实务界对恐怖活动犯罪根源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类的研究方法,如调查访问、临床观察、案例分析等,得出的研究成果表明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等,在个体实施恐怖活动犯罪时均可产生一定作用力,但因个体和具体案例的区别,不同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力大小也有所差异。国内对于此问题研究的特点在于着重探究"东突"恐怖活动犯罪的产生根源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历史文献、官方公布案例情况等的剖析,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于"东突"恐怖活动犯罪。就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所进行的中西方比较分析,能够促进国内反恐问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74.
田磊 《南风窗》2011,(3):64-67
对现阶段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制的分析所得到的经验发现,市场化机制造成的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大约占50%,非市场化机制造成的不平等所占比重大约为37%,还有13%来源于其他自然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张俊 《传承》2012,(11)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始终如一的最基本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6.
民主选举居村民自治四项原则之首,但迄今为止,在我国一些地方村民自治选举环节,普遍存在着选举过场化问题。村民自治选举过场化问题使人们对当地选举产生失望、冷漠乃至敷衍了事的行为,这不仅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精神相悖,也困扰着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与村民自治的良性成长。通过进行个案调查和宏观分析发现,村民自治中选举过场化的根源在于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上,不适当地理解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并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在村干部候选人的产生环节,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入扭曲为村党支部或村干部提名候选人等。若要破解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其次应加强政府主导和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977.
作为恐怖组织常用的一种行动模式,自杀性恐怖主义在历史上就长期存在,尤其是九一一事件的发生,更使得自杀性恐怖主义成为恐怖组织在恐怖袭击中惯用的一种手段。相比其他形式的恐怖袭击,自杀性恐怖主义具有简单、廉价、机动性强、引起的社会恐慌大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严重等特征。自杀性恐怖主义在世界多地都已经发生过,被各种类型的恐怖组织广泛使用,针对的对象多样化,并且具有相对固定的行动流程。目前学术界从个体、组织、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对于自杀性恐怖主义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是否愿意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最为重要的是当事人的理性计算,即个人通过自杀性恐怖袭击获得的好处是否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个人收益、是否可以增进家庭的福利、是否可以增加所在共同体的利益。在未来的反恐与应对中,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增强重要设备的科技含量、增加双方对话与谈判的可能性、加强公共外交的力度、增进各国间的相互合作等方式以应对自杀性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97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当代青年成长问题。2013年5月4日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针对青年的"五项基本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党对广大青年的新要求,结合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现实思想状况,以H大学为例,从理论分析入手,寻找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根源和解决办法,为大学生自身成长、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9.
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丑剧连年迭演不断。日本右翼势力为何滋生蔓延?军国主义阴魂缘何久驻日本?这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的。  相似文献   
980.
苏联时代实行的"官职等级名录制",揭示了苏联时代特权现象的制度化特点。依据于权力道德化的干部作风建设,而不是着眼于建立权力客观化利益机制的政治制度,官僚特权现象不但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会借助于道德化的利益机制而滋生和蔓延开来。因此,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建立相对公平的利益机制,清除制度性和政策性特权,将成为遏制特权现象的重要制度化机制,这就是从苏联反特权教训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