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7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390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734篇
政治理论   126篇
综合类   9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司艳丽 《中国法律》2005,(5):40-41,106-107
为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正在对现行《证券法》进行全面的修改.修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对证券公司监管,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完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和证券登记结算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完善证券监督管理制度,增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制度,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其中,修改草案增设了有关证券欺诈的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填补了现行立法的一个空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2.
周勇 《中国律师》2005,(11):58-59
问题的提出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当事人因相邻关系、房屋买卖、拆迁安置、土地征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法律关系而同时引起或先后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等相互交叉重叠的案件。但由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诉讼领域,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如何审理或衔接相互交叉重叠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案件,至今也没有一个十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再加上少数法院及其法官在基本素质、审判水平或司法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偏差”,致使当事人遭遇这类案件就会“没完没了”的背上诉累包袱,甚至还将面临因司法…  相似文献   
83.
正确认识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是进行证券投资基金立法和理论研究的基础。笔者在找出我国理论界对证券投资基金性质及法律地位认识分歧的根源之后,简要论述了公司型基金的法律主体地位,并从投资基金的社会主体性和法律主体性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详细论证了信托型基金的法律地位,指出我国的投资基金立法应从主体角度对信托型基金进行规范,同时希望立法大胆创新,把信托型基金列为与自然人、法人具有平等地位的第三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8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侵犯公共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仅从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5.
对法院原审裁判和案卷进行审查是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审查的中心,这是有其法理学基础的,也是解决目前抗诉审查中各种难题的最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其具体体现为:以书面审查原审裁判和案卷为基础,审查依案卷中的材料可否得出裁判的结论,并以此决定对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审查,决定是否自行调查,最终决定是否抗诉。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赋予检察机关调卷权,以保证抗诉监督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6.
邓艳 《行政与法》2003,(7):52-54
一个真实的案例反映了现实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作出两个以上不同决定时,其中一个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起诉,其他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由此推而广之,行政机关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本文将行政机关分为具有民事主体身份的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主体身份的行政机关两种情况,阐释了行政机关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原因,并对行政机关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具体情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
行政诉讼中企业性质审查和认定的问题缘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渡期,本文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诸多“红帽子”企业为基础展开论述;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审查认定企业的性质,无论是基于诉讼手段的选择还是诉讼结果追求的目标,均可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找到充足的依据;行政诉讼中的企业性质审查认定与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并不矛盾,而且与民事范畴的确权之拆迥然不同,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88.
适用法律错误 【基本案情】申诉人,中国建材院水泥研究所天津市联营特种水泥厂(以下简称天津市联营特种水泥厂),被申诉人,果继芹。  相似文献   
89.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的基础,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有证据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违反调解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纠正原审错误是再审的基本功能。因此,再审应当依据原审的审理范围进行,而不能超出原审范围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90.
民事主体功能论--兼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俊驹  宋刚 《法学家》2003,20(6):56-64
特定功能的实现是法律赋予某类社会存在民事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特定的社会功能通过民事法律关系更能有效地实现,则法律就应该赋予该类社会关系的主体民事主体地位.国家因为其特定的功能而成为民事主体.作为民事主体的国家,可以在物权、债权以及国家赔偿方面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民事主体制度在特定功能的内在推动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