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5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5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9326篇
中国共产党   1139篇
中国政治   3254篇
政治理论   644篇
综合类   317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1201篇
  2013年   1189篇
  2012年   1282篇
  2011年   1442篇
  2010年   1228篇
  2009年   1369篇
  2008年   1440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991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844篇
  2003年   915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试论执行裁判权运行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愉晴 《河北法学》2003,21(3):130-133
构建执行裁判程序应遵循公正、公开、合法和合理的原则。执行裁判程序的核心内容是执行听证 制度。执行听证程序一般可分准备。调查、辩论、合议裁决四个阶段进行。执行裁判文书应以执 行裁定书形式表现。在强制执行立法中应考虑设置一个对执行裁判不服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72.
程序利益是当事人通过程序得到的对其尊严、平等和自由的维护,以及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节省,包括精神程序利益和物质程序利益。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首先是宪法的要求,同时也是诉权保障和解决纠纷的需要。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之间、精神程序利益和物质程序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合理的程序制度必须建立在平衡上述冲突的基础之上。精神程序利益的充分保障,关键在于提高程序公正的水平;而对物质程序利益的充分保障,则需要诸如构建小额诉讼程序、改造督促程序、扩大程序选择权等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或改良。  相似文献   
173.
王伟 《中国监察》2010,(18):6-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近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183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各部门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0.6%,各地区也取消和调整了一半以上的审批项目;审批程序得到简化,审批行为逐步规范,行政审批的监督制约机制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74.
活动组织:国安青浦分局党委 活动时间:2006的3月下旬 活动参与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活动前期准备:落实党章学习材料和会议场地。  相似文献   
175.
侦查程序的人本精神探微——兼论侦查程序正当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铁 《犯罪研究》2006,(3):7-15
人本精神在文明社会制度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治发展的新时期,集中体现人本精神的人权保障问题再度成为学术理论研究和司法制度革新关注的重点。在侦查程序中,法律的人本精神表现为一系列的程序权利保障制度。在我国目前的侦查程序中,在人权保障与权力扩张之间形成了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侦查程序对自由和秩序的双重程序价值的追求。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以法律的人本精神为核心,应弘扬程序法治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依托正当侦查程序,在程序中形成权利与侦查权力的合理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176.
我国现行的公诉审查制度存在弊端,以比较法的视角对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刑事预审程序进行考察,借鉴这些国家刑事预审程序的合理之处,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公诉审查制度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7.
听证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是“听取对方的意见”,根据听证程序存在的领域不同,听证可以分为立法听证、行政听证、司法听证。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在立法领域和行政领域确立了听证制度。但目前在我国对于听证一词的使用比较混乱,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地引入听证制度,这中间较规范的有立法听证,例如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就曾《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地方立法组织过立法听证;有行政机关的听证,最初主要体现在行政处罚听证和价格听证,目前来看经常受到社会关注的是价格听证。  相似文献   
178.
1982年11月8日,是一个极其平凡而又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初到汉中市治台区公证处报到上班,却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为汉中的公证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时的公证处,不仅办公条件差,而且人员很少,全处只有三个人,公证处的日常工作几乎就我一个人承担,既要接待登门申办公证的当事人,又要外出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居委会去散发或张贴公证宣传单,大力宣传于1982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宣传公证知识.  相似文献   
17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第一审判决生效后,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可见,当事人在刑事案件中遭受侵害,可以在刑事审判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另案提起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仍然是民事诉讼,既然民事诉讼中允许精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应当允许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