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135篇
中国政治   374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经验表明,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现实需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应该是以法制为核心,以民俗、习惯、道德及其他社会自治规范为补充的综合性机制。民俗习惯不具有国家制定法的属性,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交往中形成,被用来分配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或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归属与利益冲突,被人们内心所确信,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形成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规则体系。本文将针对民俗习惯在实践中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72.
姚同发 《黄埔》2009,(3):52-54
三、民风民俗:两岸同文而相习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文化习俗各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历法。中华民族采行的夏历(农历),相传是我国夏朝时发明的,至今已有4000年历史。夏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一种历法,人们从夏历中不但可以提早知道月亮盈亏的变化,而且通过24节气,可以掌握星辰运行、气候变化的规律,对于不误农时组织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亲近凤凰     
许久对凤凰魂牵梦萦,不仅仅缘于凤凰是民国总理熊希龄、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桑梓,更重要的是我所景仰的文学大师沈从文生于斯地,葬于斯地。《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将湘西民俗风情渲染到了极致,笔下的叠翠群山,别具韵味  相似文献   
74.
姚尧 《传承》2008,(20):130-131
民歌节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对于提高、促进了广西的文化战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起到了巨大的经济作用,"民族文化经济品牌就是源于民族文化传统,又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成为民族文化商品经济的核心,带动一个综合的经济体系,形成一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知识总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75.
保护春节年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相比,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气氛更加浓厚,民俗事项也更加繁富多样,像煮腊八粥、扫尘送灶、置办年货、书贴春联、剪贴窗花、张贴年画、敬祭祖先、吃年夜饭、除夕守岁、燃放爆竹、辞旧迎新、  相似文献   
76.
内涵之美     
《台声》2009,(7):90-93
交趾陶的造型让人观赏到巧手精雕细琢的功夫.釉彩让人感受到缤纷艳丽的视觉感官冲击,而由这些陶偶所组合呈现出来的题材内涵,更是引起观赏者内心共鸣,激发对宗教民俗的虔诚与感动。庙墙堵上的交趾陶作品,通常都以演义的方式来呈现匠师的理念,他们大多希望藉由庙宇的装饰来教化民心,  相似文献   
77.
伍永志 《今日广西》2008,(22):20-20
《欢歌》:“天人合一” 《欢歌》一票的图案为在具有广西喀斯特地貌特色的青山绿水中欢快地抛掷绣球、对唱山歌、弹奏乐器的壮族青年男女。邮票上红衣壮、黑衣壮、蓝衣壮三个壮族支系的服饰已经过艺术美化,尤其是女子的头饰,设计者选取了多见于当代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中的粽子式头套的造型。中年男子手执的乐器叫马骨胡,  相似文献   
78.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外界了解该地域文化的窗口,也是该地域文化展示自身风采的平台。从辽宁的民俗入手,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辽宁地域文化的基本风貌。辽宁民俗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共同性、多元性、包容性和时尚性。  相似文献   
79.
张鸣 《创造》2009,(2):99-99
为官者,要学会尊重老百姓的民俗,尊重民俗,就是尊重老百姓的生活,尊重老百姓。  相似文献   
80.
谢穑 《湖湘论坛》2008,21(6):79-80
两宋历时三个多世纪,宋词贴近宋代社会生活,民俗现象进入宋代词人的视野与创作,乃势所必然。宋词中涉及的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宋词也因此成为我国民俗的重要文献之一。现存宋词中,对宋代茶俗就有具体而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