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从文明共享的角度来看待法律移植问题,是一条有益的途径。但是如果不理清文明共享的“认同”、“认异”问题,则不可能对法律精神有深入的理解,亦不可能对法律是否可以移植以及如何移植的问题做出合理阐释。在法治中国的今天,探讨这一问题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92.
文化自觉是我国社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实现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意识至关重要。本文从增强民族自我意识、民族定位意识、对民族价值观的认同意识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责任意识四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民族意识对我国在全球化时代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一、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要弄清楚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必须先弄清楚"民族"这一概念。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  相似文献   
94.
论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和谐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民族问题呈现出相对尖锐复杂的发展态势,与之相对应,民族意识也呈增强趋势。而民族意识往往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消极的民族意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从现实出发,重视对民族意识问题的研究,积极引导民族意识的健康发展,树立并增强各族群众的公民意识,促进各族群众的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和谐统一,对于消除狭隘的民族意识的消极影响,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民”身份是我们的第一身份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国家和民族双重属性,即既是国…  相似文献   
95.
分析民族意识特征,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二者关系的基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现实意义。民族意识的拒斥性与凝聚性特征,是各民族之间共同性与差异性在民族心理上的集中体现,具有内在的形成过程和转化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克服各民族意识拒斥性为基础,以厚植各民族意识外向型凝聚性为关键,以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向型凝聚性升华为根本,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96.
弘扬民族精神 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赵琴 《北京观察》2010,(4):46-49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韧,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传统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在历史的诸多重要关口,在社会进步的漫漫征程上,  相似文献   
97.
团结统一、自觉认同的民族意识曾是维护国家民族独立、统一的巨大力量.在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它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意识的弘扬是缓解两岸关系的切入点,也是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持久动力.民族意识又必须以中华文化为载体来实现其催化作用.高扬团结统一、自觉认同的民族意识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甲午战争的失败,在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耻辱的同时,也彻底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激发起对民族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忧虑,一部分知识精英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出路与民族命运。自此以后,通过与西方民族国家之间的持续互动,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有了巨大飞跃,开始将自身从"帝国"或"天下"的思维模式中逐渐想象和改造成为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由此而发轫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取代传统中国的族类思想和"天下"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甲午战争成为促成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99.
云莉 《前沿》2012,(3):170-173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民族间的摩擦渐多,少数民族意识渐强。少数民族意识的发展超过合理限度会引发各种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来流,如何有效引导民族意识,使民族意识有效统一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理论教育,使各民族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与国家统一昌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0.
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工人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演进并未遵循单一的线性逻辑,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制定的工运政策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风向标。在明确将帝国主义作为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主要对象后,中共多维度建构起反帝话语并在上海工人阶级中广泛宣传,使得该时期上海工人的阶级观呈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反帝话语的建构与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共阶级斗争的“语料库”,滚动的话语逻辑也深刻影响着上海工运的实践走向,上海工人的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竞相觉醒,并在反帝斗争的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