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17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232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魏琼 《法学论坛》2006,21(5):139-144
古代西亚地区的《乌尔纳姆法典》对民事关系有着极为丰富的表述。它既代表了古代西亚地区最早法律文明的昌盛水平,也成为探究民法起源时的首要环节。因此,对《乌尔纳姆法典》颁布之前苏美尔城邦的经济交往关系、《乌尔纳姆法典》的民事规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
《民法典》的颁布对劳动法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掩盖了民法本身的困境.实际上,民法早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传统民法平等主体假设的坍塌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动摇.劳动法也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与民法关系模糊、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法律原则与具体规则脱节.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法与民法的概念及其关系,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概念分析细化劳...  相似文献   
93.
法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是落实人格权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法人的人格权不同于自然人的人格权和法人的财产权.当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当中,对于法人的人格权保护过于狭隘,在相关规定当中很大程度上混淆了自然人人格权和法人人格权所存在的差异.这一次,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将进一步探究我国民法当中关于法人人格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以此作为...  相似文献   
94.
徒芳草 《法制博览》2023,(15):21-23
伴随着人类社交媒介的更迭,各种信息的交汇融合越来越频繁,大数据技术更是使各种个体信息和隐私无处遁形。大数据技术给传统信用体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各种个人征信信息的侵权现象屡见不鲜。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征信信息的民法保护,要在厘清个人征信信息法律范畴的基础上,明确其法益结构,探究侵害个人征信信息的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形式,构建《民法典》为基本法律依托的个人征信信息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5.
车沈丽 《法制博览》2023,(16):35-37
当前我国教育法法典化的时代机遇已映现。教育法法典化需从规范功能和社会价值两个维度展开正当性要求阐释,规范功能层面强调体系的内外部科学化;社会价值层面具有确保教育法治建设的守正创新和推进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等价值。我国教育法法典化模式应首选体系型。其具体方案包括形塑教育法法典化中国方案和确保教育法典体系严谨。  相似文献   
96.
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其他进入经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性质是过错责任,经营者过错的判断在“合理限度”范围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97.
《民法通则》第121条起初承担着确立国家赔偿责任的功能。在《国家赔偿法》实施前后,其分别构成了认定国家赔偿责任的基础规范和补充规范。民法规范在国家赔偿中仍然具有适用价值和空间。在赔偿范围上,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行政登记致害赔偿和瑕疵行政行为致害赔偿案件属于民事案件,全案适用民法规范;在责任分配上,法院通过适用侵权法上减轻责任、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规则,划定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在时效上,《国家赔偿法》与《民法总则》的差异为民法规范提供了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98.
我国在对民法进行研究的时候,法律关系可以说是主要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我国《民法通则》之中就有直接对民法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等内容进行阐述,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民法理论是研究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若要对民法进行研究的话,民事主体的人可以说是首要研究任务,而法律关系则是次要任务,而本文则是就民事法...  相似文献   
99.
民法总则关于民商主体界分的整体制度设计因自然人与法人的不同而分别遵循了不同的逻辑标准,但都直接体现或隐含了“营利性目的”的内涵。民法总则民商主体界分制度在概念使用和标准贯彻上存在逻辑缺陷,进而导致实践中可能面临诸多难题。可行的完善思路是对商自然人的主体制度建构采取由基本法确立营业权和由单行法规定具体规则的方式;用“组织”作为主体概念统领“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将商组织的具体制度纳入民法典专编或者商事基本法加以规定,并且在民商主体界分时采取法律判定与事实判定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0.
在法定犯时代,立法实践场景呈现出法定犯数量增多、法定犯自然犯化的特点.我国当前法定犯的立法模式无法回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新的犯罪规制任务,且有不当扩大犯罪范围、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而其背后的法典化立法模式具有立法结构、立法思维、立法技术上的天然局限性,进一步暴露了当前法定犯立法模式的不足.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本土化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