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17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232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法律制度的构建和运行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人"的自我理解和想象。以近代西方民法上的"人"之形象变迁为参照,我国民法中的"人"之形象典型地体现在由"公民"到"公民(自然人)"再到"自然人"的名称转换过程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法治文明的先进成果,塑造民法中的"人"之理性、自立、自强,而且更要不断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的人之本质,塑造民法中的"人"之热情、宽厚、高尚。  相似文献   
992.
代际公平理念与理论的提出对现有民事主体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民事主体制度作出反思与改良,提出两个改良进路:一是义务进路,二是权利进路。改良的结果是应该设立一个新的民事主体——后代人。  相似文献   
993.
伴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财产纠纷不断产生,法律上却缺少保护措施,本文在对网络虚拟财产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张文晶 《学理论》2013,(11):197-198,211
针对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中国古代原本就有"民法"一词的观点提出商榷,认为这一误解根源于《尚书.孔传》。《尚书.孔传》把最初马融的解释"明居民之法"理解或者省略为"明居民法",乃至有后来清末民政部提出"民法"一词出自我们古代典籍《尚书.孔传》的论断。当代学者遂沿袭此说,而不明原本。不论从咎单司空的身份还是"居"篇的性质来看,《明居》不应是一篇关于民事法律规范的著作。  相似文献   
995.
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高利贷在我国的民法、刑法、司法解释中都没有准确的定义。在此背景下,只能参照相关行政法。  相似文献   
996.
宣海林 《中国审判》2012,(10):30-31
刘红宇: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现担任中华全国女律师协会执委,北京市工商联第十三届常委,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曾荣获北京市优秀律师、北京市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  相似文献   
997.
对于缺乏自然法传统及平等观念的中国社会而言,男女平等原则在近代民法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清民律草案》首先在立法层面突破了旧体制的局限,初步确立了女性的独立法律地位,但却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来得及施行就退回到《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不过,民初大理院却在司法裁判中,常常以"条理"的形式将《大清民律草案》中有关女性权利的进步性规定引入具体的审判实践中,以判解的方式使女性法律地位得以提高。之后,《民国民律草案》在吸收这些进步性判解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民国民法典》最终完全确立了男女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998.
论民法生态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法生态化是传统民法为适应生态文明时代发展要求而做出的一种变革与创新。准确把握民法生态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有利于推动民法应有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与理念在具体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民法生态化的含义,是指传统民法的方法、理念与制度应当进行必要的生态保护或环境保护拓展。民法生态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时代性、可选择性、附属性、交叉性、可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999.
“民国民法”制定之初.有人认为它与“中国原有的民族心理适相吻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本文通过对自由、平等、效益和秩序四种基本价值观的考察.指出“民国民法”所“追求”的这四种价值抄自欧洲,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最终影响了“民国民法”的切实施行.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