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2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387篇
工人农民   3059篇
世界政治   24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9篇
法律   9313篇
中国共产党   16416篇
中国政治   25139篇
政治理论   4256篇
综合类   768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1180篇
  2014年   4688篇
  2013年   5173篇
  2012年   6021篇
  2011年   5475篇
  2010年   5364篇
  2009年   6457篇
  2008年   6320篇
  2007年   4530篇
  2006年   4762篇
  2005年   3417篇
  2004年   2915篇
  2003年   2750篇
  2002年   2154篇
  2001年   1907篇
  2000年   2244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薪水、工作安全感和福利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许多跳槽员工谈及原因时说:“他们比这儿更看重我。因为我的重要性,他们给予我更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52.
1999年,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与原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全省范围的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如今,40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汇聚试验区,台商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开发农林土地面积133.4平方千米。投资从最初的试探性投资转向长期投资,投资领域从单  相似文献   
53.
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台企协”)是于1998年经国台办批准,特别成立的大陆第一家县级台企协。协会成立7年多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渐成为在海峡两岸有较大影响的台企协之一。目前昆山台企协的企业会员已从成立初期的198家发展到1200多家,其数量增长了6.1倍。台企协在得到了昆山广大台商的普遍认同后,已真正地成为昆山的“台商之家。”近年来,昆山在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活动中,把吸引台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来抓。目前昆山台资企业数约占江苏省的1/4、全国的1/9,已成为祖国大…  相似文献   
54.
建设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只有达到和谐的境界,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直接承载体的基层站段,如同一个缩小了的社会,是职工学习、生存、创业、发展的天地和摇篮。要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运用载体,着力在“三个构建”上下功夫。要以推进安全文化创建为主线,构建和谐的安全共保机制生活需要阳光,和谐需要安全。对铁路企业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最关键、最根本的是确保运输安全。确保安全是全面深…  相似文献   
55.
铁路改革过程中,企业的重组、合并所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改革的深化。在铁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使铁路企业的合并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一、尊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融合发展强势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凝聚全员合力。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系统大力度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单位。原来各单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差异。因此,要想尽快统一凝聚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释放出最大的战斗力,就需要我们在深化铁路改革过程中寻…  相似文献   
56.
防止走入误区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迷惑不解或半知半解,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推而不动,促而不进。其表现:  相似文献   
57.
柳先萍 《世纪行》2006,(6):31-32
今年35岁的杨帆,连续3年被中共恩施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茶叶学会会员、湖北省茶叶学会会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恩施自治州第五届人大代表、恩施市政协常委、恩施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58.
在萧山联达伞面染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达公司)打工的四川籍农民工王建昌、刘元平两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企业几年来没有依法为他们缴社保金,他们为此而停了工,要求企业按时发薪,并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企业则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相似文献   
59.
《内蒙古政报》2006,(6):25-27
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挥科技进步在县(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4部门提出的《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60.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