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724篇
中国共产党   564篇
中国政治   1034篇
政治理论   413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求是》2013,(18):2
曾有人这样比喻:禁毒工作就像在"刀尖"上走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蒲伟说:"我没有畏惧,就是刀尖,我也要行走,因为我是一名禁毒警察,我始终和正义站在一起。"近四年来,他多次担任专案组组长、在专项行动中曾身受重伤仍  相似文献   
122.
论感觉公正     
蔡慧永 《中国审判》2012,(10):92-93
理论上通常将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类。但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只关心办案过程公正不公正、结果公正不公正、说话公正不公正。凯尔森的相对正义论就认为,正义不过是个人或个别集团的感情的任意表露,宣称某某行为是公正的,只不过表明我赞成这个,我也希望你这样做。简言之,民众在看待正义问题时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在司法公正的研究中引入"感觉公正"这一理念。所谓感觉公正,即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以实体、程序和  相似文献   
123.
这是一则深夜发布的新闻,准确地说是2月1日零点整:内蒙古新闻网发布消息,在呼格吉勒图案经改判无罪一年多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 迟到的正义终于来了,但追问结果也成了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根据发布的新闻,除了时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冯志明(曾任呼格案专案组组长)因涉嫌职务犯罪,依法另案处理外,其他人等的处分结果是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等4大类.对于这样的结果,用新华社新媒体专电报道的话来说,“引发网民热议,‘追责过轻“走过场’等质疑声不断”.  相似文献   
124.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重视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倡导一种“全球正义”的国际伦理观。当前,全球正义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消除全球范围的经济不平等,并保证每一个个体皆能满足维持生计的基本需求。从权利意义上看,维持生计既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又是构成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权利相应要求他人承担积极的援助义务。从义务论的视角分析,诉诸于康德哲学中“以人为目的”这一“绝对命令”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富国对全球穷人的援助不是消极的不完全义务,而是必须履行的完全义务。  相似文献   
125.
明凤英 《新民周刊》2012,(22):90-90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大众性的平民英雄。在美国普通民众和我的美国婆婆心目中,摩尔或许就是那保留着公民良知、感冒大不讳为民间正义发声的象征吧。《麻烦来了》是美国奥斯卡奖得主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的个人成长故事,书中描述摩尔的家庭背景和他个人成长经历。此书一出即成为畅销书,连我的美国婆婆也立刻买来一本...  相似文献   
126.
观点     
2012年第七期《瞭望》市场经济中如何"保卫社会"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实现其发展目的,出现了与民争利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地方政府就必须重新建立"民对官"的信任关系。第一,政府恪守承诺。应该将守信作为考核政府的一个目标,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履行承诺,也要善于向老百姓做出解释。第二,建  相似文献   
127.
“马克思的非道德主义”和“马克思的道德主义”是在“马克思与正义之争”这场争论中所形成的两个派别。“马克思的非道德主义”者主张马克思是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依据正义的社会决定标准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非正义的。“马克思的道德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是基于一定的道德立场建立其正义理论并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正义之争”的实质是争论双方都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懂得唯物史观已经将两种立场的对立消解于自身之中,因此两个派别应该在较量中相互吸收。  相似文献   
128.
文长春 《理论探讨》2012,(4):155-158
分配正义是当代政治哲学的聚讼焦点,正义就是平等的代名词.沃尔泽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视角,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分配正义观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拒绝唯一的分配正义,他的分配正义观的逻辑递进为三个层次:物品的社会意义决定了自主的分配,任何集中的分配都是错误的;正义是多元的,任何追求普适的一元正义都是错误的;平等是复合的,任何的单一的简单平等都是错误的.他的理由不容忽视,社会的善并不是唯一的,只有相对的垄断而没有绝对的支配.  相似文献   
129.
捍卫预防原则:科技风险的法律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面对科技风险时,政府负有责任通过预防或限制科技风险的方式,对民众提供保护。但是政府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应对科技风险?通常有以下两个标准:预防原则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的支持者认为,预防原则一方面付出的代价过高因而昂贵,另一方面在事实上并不可行。然而,由于成本效益分析本身的反事实论证的属性、无法回应价值通约的问题以及科技风险的人为属性,预防原则应当成为政府以法律的手段因应科技风险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0.
程序正义既是发现真实的手段,也是判决正当化的源泉。以此为前提的程序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关注重心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旨在强化当事人权,第二个阶段试图以充分的程序保障作为判决效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则以程序保障作为民事诉讼目的。作为一种诠释民事诉讼制度的原理,程序保障论从当事人之间的水平关系出发,反思了以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纵向关系为中心的民事诉讼,并试图在期日、期间、送达程序、主张举证程序、证据调查程序、上诉程序以及调解程序等各个层面重建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