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724篇
中国共产党   563篇
中国政治   1034篇
政治理论   413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黄靖 《理论参考》2010,(8):15-17
中国如果不能解决分配问题,不断坐大的特权利益和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必将迅速侵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最终导致爆炸性的政治动荡。  相似文献   
62.
一位农民,不远万里进京自首。从湖北到北京,空间上的距离,本质上是司法与民众之间的信任隔阂。当个体将追求正义的希望,寄托于地理穿越之上,诙谐之外弥漫着莫名悲怆。  相似文献   
63.
袁宗金 《人民论坛》2010,(11):186-187
学前教育市场化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由此,幼儿园的改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争论与思考。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学前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教育市场化的理念和政策,反思幼儿园改制关涉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恢复性司法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场方兴未艾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它在日本被称作“修复性司法”。“恢复”也好,“修复”也罢,其实都是为了表示一种与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相区别的理念:传统的刑事司法主要还是报应刑,只一味地强调打击和惩罚犯罪人,没有关注被害人和社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5.
王里 《前沿》2010,(8):24-26
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核心,社会正义是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必须坚持机会平等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点公平;必须坚持规则公正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坚持结果合理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6.
陈树裕 《唯实》2005,(6):29-31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尽管目前时局与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为人民服务思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分析与判别当代社会是非的基本准绳。当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弘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7.
政治设计与政治证明是西方政治哲学对政治合法性证明的两种理论方式.古典政治哲学以政治设计为主,现代政治哲学以政治证明为主.政治设计表达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是对政治合法性的间接性证明;政治证明表达对政治理念的确认,是对政治合法性的直接证明.政治设计以道德哲学为基础,实质是目的论证明;政治证明以契约论为代表,实质是程序证明.两种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显隐交互运用,把政治证明作为政治哲学的本质凸显为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8.
环境公正的实质是指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分配自然资源和分摊环境责任,即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对应问题。自从环境公正成为有色种族伸张环境利益的要求以来,环境公正已经扩张为全球环境运动的价值目标和现实动力。环境不公正现象之所以发生,在学理上是由于环境的特性与经济人的自利性不谋而合,在制度上是由于制度自身的欠合理性和落差促成。解决环境公正问题不仅需要价值上的诉求,而且需要制度上的设计。前者关系到环境公正的理论向度,后者关系到环境公正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69.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国外的普遍作法,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当前在我国确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更是适应庭审方式改革、推动证人出庭作证、抑制违法侦查等现实的需要。我国出庭作证的侦查人员的身份应该是证人。  相似文献   
70.
侦查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我国侦查理论与实践长期以来奉行侦查保密原则。事实上,侦查本质上是一种程序构造,理应符合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坚持侦查保密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主张一定程度的侦查透明,这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侦查透明有其独立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基础。要在我国实现侦查透明,必须相应地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