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叶慧琼 《求索》2014,(5):80-83
辛岛静志教授的《道行般若经校注》是佛经文献校勘注释的一项重大成就,能帮助人们深入解读其中的小品般若思想,但其中某些词汇训释和标点断句,还可以进一步商榷探讨,以求正确理解经义。  相似文献   
62.
佛经对支解复形故事多有绘声绘色的描绘,一般模式为:某人躯体被支解分裂为几部分,尔后又恢复原状,但于生命却无影响。此类描写为六朝文人吸收,形成小说中的支解复形母题。该母题在六朝之后的小说中时有出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时期的读者。  相似文献   
63.
杨磊 《当代韩国》2011,(1):102-110
记述、评价重要的学术活动,对于整理学科发展脉络,推动学科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成翻译史研究的重要一环。本文以近年来北京大学召开的中韩翻译研究方面的学术活动作为对象进行述评,力图揭示中韩翻译研究进行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为其日后发展提供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谈谈汉译佛经的思想文化,汉译佛经浩如烟海,源远流长,所论述的七个方面只是佛经的部分内容。其中着重分析了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以及这一观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影响,包括对湖湘伦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汉译日文社会主义著述是日本渠道传播马克恩主义的重要文本载体.当前学界对汉译日文社会主义著述的研究,业已在厘定著述范围、解读著述内容、衡估思想价值、评判学术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研究方法平面化、学科融通互鉴性不足等欠缺.为了进一步深化对汉译日文社会主义著述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汉译英教学中的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翻译学者彼得.纽马克曾提出翻译的四个层次,笔者将之应用到汉英翻译教学中,提出要培养四种意识:文本意识、指称意识、连贯意识和自然意识。文本意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析原文、清理原文和阅读同类文章;指称意识指翻译时要能在头脑中构建起译文的情景,能将翻译的对象和自己的经历、想象适当地结合起来;连贯意识指熟悉连接前两个层次的手段,从而连贯起文章思路的发展以及文章的语气、情感等;自然意识则主要是知道如何用符合当前场景的普通的语言、普通的语法、成语和词汇来进行翻译,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和错误。这四种意识能将翻译教学和其他各个科目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7.
王晓霞 《学理论》2010,(11):79-80
回族汉译阿文经典是明末清初在经堂教育兴起后,江南回族中具有学贯回、儒、释、道的学者适应回族社会发展需要而兴起的"以儒诠经"活动,对回族自身发展以及回族宗教文化的提升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回族形成之后民族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相似文献   
68.
英国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1829—1890)1877年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系列文章《印度原流备考》和《印度书籍》,介绍了吠陀时代以来的主要印度教经典。其中一些文本属于首次汉译。韦廉臣集中译述印度教知识,是英国的印度学后来居上的反映,同时也是传教策略使然,他试图通过增广中国读者的见闻以促进传教事业。韦廉臣的汉译体现出他对不同历史时期印度文化的态度,他肯定古老的吠陀文明,否定印度尚存的、活着的信仰。这种厚古薄今的历史态度反映了19世纪之后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典型立场,是东方主义方法论的必然结果。韦廉臣以基督教的世界观解释印度经典,认为上帝创世是世界的开始,将印度历史及信仰的源头都附会到圣经之中。他对世界同源的解释强调了圣经知识的重要地位,以及用基督教框架阐释、评价其他宗教的思维模式。同时,韦廉臣还引用了大量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文学的术语阐释印度教经典,以使中国读者更易接受。韦廉臣通过构建基督教—印度教、中国—印度的对比框架,对印度古代文明进行了符合西方观念的阐释。然而,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他的印度教经典汉译补充了传统的佛教翻译,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9.
词可以定义为最小的独立形式,它可以单独使用(Eugene A.Nida,1998:215)。勿庸置疑,汉语的字、法语的词都具备了完整的音、形、义,应该是翻译的最小语义单位,是语言艺术控制的语言操作的起点。语言是个符号体系,而词则是语言中可独立使用的、最小的音义组合单位(曹德明,1994:13)  相似文献   
70.
肖唐金 《求索》2014,(9):174-177
名词化是表达经验与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信息包装、认知图式等特点,其使用具有理据.民族文化汉译英拼音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名词化特征.拼音表达可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拼音表达可体现汉译英语篇的意识形态,有助于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