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16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德炳 《政策》2011,(5):27-29
2010年,湖北省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232亿元,同比增长24.13%,跃居中部省份第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湖北实现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约两亿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建筑业80%以上的从业者,加工制造业60%左右的从业者,都是农民工。特别是其中的第二代农民工,多数在城镇长大,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即使是那些成长在农村的第二代农民工,务工前也和城里的同龄人一样,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王军 《人大建设》2013,(7):48-49
近年,林州市坚持产业转型转变、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奏响了红旗渠畔"美太行"的最强音。这是林州继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红旗渠"战太行"、八十年代外出从事建筑业"出太行"、九十年代发展工业企业"富太行"三部曲之后,开启的旨在建设美丽家园的"美太行"创业第四部曲。——坚持转型转变,增强城市实力。调结构、促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打造林州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正>"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都是具有南国情趣的丝竹乐,可谓南方民乐并蒂莲。"江南丝竹"是源于江浙一带的民间乐种。现已广泛流传海内外,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所谓"采苏杭之丝,载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萃,江南有丝竹者"。明、清以来,"十番锣鼓"市民自娱的"清客串",民间职业的"丝竹班(小堂名)",以及江南地方曲艺(滩簧、清曲、南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4,(4):29-30
近期,咸阳市总工会专题调研组,通过实际走访、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就我市建筑业农民工权益维护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6月1日起,吉林省将利用3个月时间,集中在目前“台同签订率低得没法统计”的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开展签约行动。确保年底前实现全省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7,(3):12-13
一、1月4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了《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引发了关于带垫资施工、BT模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在全省建筑业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监控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取得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长喜  王刚 《学理论》2013,(6):74-75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建筑业同样取得了飞速发展,由于建筑业工资很高,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目前,从事建筑行业的80%工作人员都是民工,无疑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工在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安全问题,据统计在建筑行业中出现伤亡事故的75%都是农民工,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通过对建筑业农民工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戴明全 《工会博览》2013,(16):30-31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