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51.
中国法律起源于传说时代。追溯其渊源,一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具有掠夺性质的部落战争,二是部落时期由祭礼而产生的"礼"。源自于部落战争的"刑"是后世刑律之源;源自于部落祭祀的礼是以神权为后盾的法。"刑"格外重视法的威慑力,手段极为残酷;"礼"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手段较为温和。融残忍、温情于一体是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色。  相似文献   
52.
土木建筑工程关系国计民生,土木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官吏匠役人数众多,钱粮帑项易被侵蚀,成为官吏贪墨的温床,进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引发流民灾荒,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危及皇朝统治。清代形成了较有成效的质量控制制度以保证工程坚固耐用,保固制度便是其中之一。保固制度在雍正时期正式形成,其具体内容则因实有的工程类别和等级有别。清代土木建筑工程有宫殿、坛庙、陵寝、房屋、城垣、仓廒、河渠水利、桥道等项,各工程因等级、实际需要、重要性等原因定有不同的保固期限。如果工程没有达到保固期限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3.
54.
英国法在整个世界法系当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同时纵观英国的法制历史,会发现当地法律发展的延续性和保守性。本文着重分析诺曼征服前英格兰的历史传统和具体的社会状况,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释普通法特征的起源。  相似文献   
55.
《大清律例》之中一度载有"西洋人传教治罪"条例,作为清朝统治者制裁天主教传习活动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却至今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未见专门的研究成果产生。本文主要利用清代档案资料,从清代长期的禁教政策以及条例产生的独特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嘉庆十六年发生在陕西的"张铎德案件"的考证、分析,着重论述了这一条例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56.
有关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讯制度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制度,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对其中的四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是: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主流是积极的,许多审判都少不了它;刑讯制度与冤案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是违法刑讯才导致了冤案;中国古代的刑讯制度在古代东方法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是最完备者;在本世纪初的法制改革中,中国政府开始禁用刑讯,但没有取得成功,究其原因又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7.
桂万先博士的《北洋政府时期的审判制度研究》一书既有深刻的理论性的探讨和宏观指导,又有着扎实、翔实的史料作为支撑。整部书详细梳理和描述了这一时期的审判制度发展和改革的整个动态过程,是值得研读的法史新作。  相似文献   
58.
黄老学派作为先秦道家的一个分支,发展到汉朝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它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刑德兼行。它带有明显的各家思想合流和过渡性特征,因此成为汉初法律思想由尚法转为崇儒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图分析汉初黄老思想,期望对道家法律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9.
一、徐文之误台湾学者徐道邻先生是著名的法律史家。他的《中国法制史论集》一书,于1975年由台湾志文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宋代法律史及其司法制度,故该书向为宋史及法史学者所重。尤其是八十年代后,该书由台湾传至大陆,遂成为法史研究生及法史学者案头的必备书。  相似文献   
60.
自古至今对墨子"杀盗,非杀人也"观点的评述非常之多。从法律观的角度审视,这一主张的提出是墨家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的驱使源于"贼盗"对墨家"兼相爱,交相利"基本主张的严重背离。这一观点与墨家"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观点并行而不悖,影响了历代"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刑事方针的确立和实施,也是墨家侠义观念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