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289篇
中国共产党   392篇
中国政治   682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国律师》2003,(10):85-85
1、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共七章五十九条,分别对证券公司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托管与转让、信息披露、偿债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做出了规定。《暂行办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严格规定发债主体的诚信责任,建立了完备的偿债机制,要求发行人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偿债义务的履行;二是强化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通过规范、充分的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在债券的发行方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在允许证券公司公开发行债券的同时,引入合格投资者概念,允许证券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定向发行债券;四是建立债权代理人机…  相似文献   
62.
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福华 《现代法学》2006,28(6):137-145
民事诉讼协同主义,是由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和法院的阐明权(义务)等一系列诉讼义务构成的理想化的诉讼图景。协同主义的基础条件是民事诉讼制度的社会化、福利化,通过适当扩大法院职权,修正、补充辩论主义。协同主义并非是一种独立的诉讼模式,而是协调各方诉讼行为的一种诉讼理想,其作用在于协调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在我国构建协同主义,必须兼顾其周边制度要素。  相似文献   
63.
高峰  杭春  王利 《特区法坛》2006,(1):45-47,20
对基层法官素质提升、司法能力推进的阻抗。主要有以下七个层面:  相似文献   
64.
法官讨债记     
安宁 《检察风云》2007,(24):24-25
一位商人向一位法官借了10万元钱不还,法官威胁要打官司,结果可想而知,商人将必输无疑.但是,结果却是法官被送上了法庭.2007年9月7日,曾任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的李军,因受贿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相似文献   
65.
《法庭内外》2007,(6):59-59
法官: 我是一家大型公司的经理,欲与新疆的一家牧场订立一份涉及奶产品的大额《购销合同》,目前双方就合同所有条款,都已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66.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司法改革的深化,法官素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世纪初的改革热点和难点。法官素质应当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司法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将取决于法官素质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而且,法官素质最终也决定着人民法院能否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高的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67.
我国法院在实践中对行政管理不够重视,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借鉴美国加州法院管理的特点及其经验,对我国法院行政管理改革进行设想,促进我国法院管理模式的科学化;①加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改革;②建立以法官和审判活动为中心的司法行政管理制度;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④研究制定法院行政管理制度和规范;⑤建立快速沟通反映问题机制。  相似文献   
68.
张若愚 《法庭内外》2006,(12):53-54
在大多数人眼中,美国的司法制度似乎很公平,可那些高高在上的法官大人到底如何呢?下面是获得2006年度美国最差法官“破槌”奖的3个故事…… 3个法官个性各有不同,一个习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痴看黄色淫秽图片;另一个就是看同事成功气不打一处来,四处散布谣言信口雌黄;第三位在法庭上一怒之下对受害女性的申辩毫不理睬,结果差点丢掉一条人命。 听起来这些人毛病够大,考虑到他们是法官便更让人无法容忍。是的,我们说人群中有好有坏,这可能还不会怎么样,但要是法官也能在好坏两边分坐,他们将会把一个民主社会搅得乌烟瘴气。下面介绍一下美国今年“破槌”奖获得者,3个获此最差殊荣的法官的确是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69.
我国现行的公诉审查制度存在弊端,以比较法的视角对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刑事预审程序进行考察,借鉴这些国家刑事预审程序的合理之处,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公诉审查制度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0.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法官的职业道德是适应审判工作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是特定化而且升华了的社会道德。法院是维护正义的力量,法官是法律的守护者、实现者,因而法官职业道德标准应高于社会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