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074篇
中国共产党   187篇
中国政治   755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6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孙琳 《法制博览》2015,(4):112-113
我国关于在押犯的生育权,罪犯的性权利,死刑犯的生育权争议等受刑人生育权的争议和案例屡见不鲜。受刑人是否享有生育权?如果享有生育权,那么享有权利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赞同受刑人享有生育权,并且从基本人权、罪刑法定原则等角度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982.
监督权是人大的一项法定职权。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始终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研究探讨的课题。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将监督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全程监督,多措并举,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83.
《公民与法治》2013,(21):30-31
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法定职权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在地方国家机关的日常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开好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在实践中,我们紧紧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984.
谢锐 《学理论》2012,(4):88-89
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权利属性,结合其历史和发展进程,根据法定权利属性要义,紧扣"环境"和"知情"的含义,进行界定。认为环境知情权是公众知晓、了解和认识有关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的权利,而环境信息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环境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的信息。是一种获得环境信息和实现环境信息了解、知晓的实体性权利。  相似文献   
985.
时评文章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文化开放的表现,是公众参与和评判公共事务的渠道,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社会许多的改革,时评人尖锐而深刻的评论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而对时评文章的保护就显得十分迫切并且必要了。  相似文献   
986.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从上面得知目前中国法学界对“无罪推定”这一问题存在不少争论。有的学者把“无罪推定”推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有没有“无罪推定”是一个国家法制健不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有的甚至主张把“无罪推定”写进宪法里去。至于为什么“无罪推定”如此重要,一位法学者这样解释,他说:有人检举张三犯有贪污罪,法院还没有审理,这时该如何对待张三呢?如果马上把他抓起来,不让回家,实际上就是假定他有罪,剥夺了他的公民权和人身自由,把他当做罪犯对待了。这就是有罪推定。另一种做法是审判前先假定他无罪,不剥夺其公民权力和人身自由,这就是“无罪推定”。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对“无罪推定”的误解。现根据自己在美国的法律实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87.
988.
罪刑法定原则是一切刑法解释理论规则的根本出发点,在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下,刑法的适用性可以概括为:法律已经做出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必须严格依法论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则不能将其论罪,不能对其实施处罚,并且运用刑法时要做到"必用时则用,当止时则止"。对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罪刑法定原则下的我国刑法适用性,旨在为有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9.
正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心活动对外部刺激所作出的表面反应,而刑法又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的规定,因此对刑法分则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实则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剖析。刑法分则其实是刑法总则问题的具体化表现,也是刑法发挥其行为规制功能的具体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刑法分则比刑法总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采取了从刑法分则入手,利用心理学分析刑法分则  相似文献   
990.
在刑事诉讼的角度下重新回顾犯罪构成理论的起源和功能,通过对我国和德日刑法学犯罪构成的本质分析,发现两者不同本质中存在共同的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在犯罪构成理论中意义重大,不仅是作为静态的思维范式的指导,而且是需要在动态的刑事诉讼中加以体现。完善犯罪构成理论具体构成要件的认定需从刑事诉讼角度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