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08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53篇
工人农民   454篇
世界政治   13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7篇
法律   31747篇
中国共产党   4853篇
中国政治   11109篇
政治理论   2228篇
综合类   8159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1727篇
  2014年   4449篇
  2013年   4183篇
  2012年   4688篇
  2011年   5457篇
  2010年   4751篇
  2009年   4938篇
  2008年   4876篇
  2007年   3802篇
  2006年   3403篇
  2005年   2890篇
  2004年   2308篇
  2003年   2082篇
  2002年   2294篇
  2001年   1713篇
  2000年   1386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81.
黄进喜 《人民政坛》2007,(11):42-43
反垄断法第31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这一规定使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成为一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82.
庄德水 《求实》2007,(3):61-65
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可分为核心层、协作层、支持层和外围层,主要存在尚未完全整体化、尚未完全科学化、尚未完全规范化等不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商业贿赂的罪名界定具有全面性、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认识具有科学性、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规定具有适用性,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现行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尽快实现国际化和现化代,进一步扩大贿赂的主体范围、内容范围和方式范围,健全法律责任体系,加快治理商业贿赂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883.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需要将近三亿农民迁往城市居住和工作,因此城市就业问题成为城市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就业中涉及到城市居民、新城市居民和准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启动城市和农村就业循环体系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884.
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对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增强乡镇人大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加强法律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85.
要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离不开建立健全土地整理的法律制度.土地整理法定化主要源于土地整理本身的发展结果与国家法治两大原因,而进行土地整理法定化,必须满足一定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理论条件.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法律制度,尚需正确认识其应有的法律价值,即公平、秩序、安全、自由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886.
《天津人大》2007,(12):27-27
12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70余名局、处级干部参加了2007年度天津市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人事任免工作室对机关的具体考试实施工作进行了布置,为全体参考同志统一购买  相似文献   
887.
<正> 美国的法律教育在世界上颇负盛名。令人奇怪的是,美国没有教育部来领导法学院,而是由美国律师协会来担当此任。这组织是怎样领导法学院呢?简言之,以"法"治法学院。美国律师协会制定了一个《法学院合格标准章程》,就是用这个章程来管理法学院。  相似文献   
888.
王宏林 《中外法学》1992,(5):78-80,62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答客问"(裁《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答问》)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若干词条的内容提出了批评性意见。笔者以为,《答问》的有些意见是正确的;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然而,《答问》对"civil law"一词涵义的论断,笔者持异议。  相似文献   
889.
何勤华 《中外法学》1992,(4):76-80,75
<正> 一在日本,对法律文化的内涵有多种理解,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将法律文化的核心归之于法律意识。这种以法律意识为核心的法律文化研究,勃兴于60年代。1967年出版了川岛武宜的《日本人的法律意识》(岩波书店),1968年和1970年,出版了小林直树的《日本人的宪法意识》(东京大学出版社)和上野裕久的《国民的宪法意识》(劲草书房),1971年,发表了千叶正士的《法律意识的比较研究》(载《法律时报》)。进入80年代后,又先后推出了村上淳一的"读[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岩波书店1983年)、大木  相似文献   
890.
李力 《中外法学》1989,(5):41-45
<正>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法律观念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能量。因此,对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颇有意义。本文拟通过"刑"、"法"、"律"字演变的阐述,来考察先秦人的法律观念及特征。一、"刑"字的产生、演变——"刑"的观念文字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语言是表达思维的最主要形式,不能脱离人的思维。因此,特定文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能够反映出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认识。文字的产生遵循着事物、概念、语言、文字四者相递产生的规律、事物在先,然后在人们的思维中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