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08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30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依法治国对普法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我国普法教育中遇到的障碍入手,提出了普法教育改革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3.
如今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已极大地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媒体可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自由发表评论。但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限度,媒体因其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对社会生活影响深刻而侵犯公民权利。近年来,新闻诉讼愈来愈多,这一方面体现了新闻舆论的强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生活逐渐民主化、法制化。在这些案件中,有些确实是新闻媒体侵犯公民权利,也有些则是公民滥用诉讼权利所致。那么,如何判断新闻侵权,其构成要件是…  相似文献   
174.
175.
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76.
李刈 《人大研究》2002,(3):25-26
一、普法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了法治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一个法治国家中 ,公民都有较高的法律意识 ,人们知法、守法 ,甚至把法律作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和信仰。因此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 ,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和执行而起不到作用甚至形同虚设。而公民法律意识中的知法守法观念、法律情感、法律信仰及法治信念是可以通过教化而现实的。在公民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法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我国自 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77.
论学校的无形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罗默·卢卡斯开创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 ,确定了无形资产的地位。教育中的无形资产管理也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 ,国内这个领域的开拓者蔡吉祥先生在《神奇的财富 :无形资产》一书中 ,以第三产业的无形资产为题 ,阐述了教育系统的无形资产分类问题。但是 ,在实践中学校无形资产目前还难以像有形资产那样真正为学校的经营者、管理者所重视。因此 ,有必要对此加以探讨。  一、忽视与滥用 :学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实问题  学校经营活动中 ,离不开校舍、场地、仪器、设备等有形资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数…  相似文献   
178.
黄前平 《中国司法》2003,(10):29-30
企业经管人员的法制教育,是“四五”普法的重点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前“四五”普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导致企业的依法经营能力和经营人员的法律素质普遍较差。从长远利益来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其自身职能,强化服务与管理,在企业普法教育中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等主导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人员的法制教育。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政府正努力致力于这方面的尝试,率先成立了余姚首家“企业经营人员法制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79.
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这不但关系到我国的法制进程,而且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分析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0.
近年来类似"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大学生极端行为案件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震惊和叹息之余,我们还需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案件。当今社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指导方针,对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已成为对每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崇尚法治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极端事件却愈演愈烈,由此我们开始思考大学生法律意识强弱与极端事件发生之间的因果联系。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法律以及极端事件的认知程度,我们开展了从法学角度看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极端事件的认知调查,以此为起点探讨怎样从法学思维深层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极端事件的认知,并得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匮乏易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