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08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30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正> "法律文化"的概念在苏联已经讨论了大约二十五年。由于苏联法律研究学会以政治学的研究为中心,又由于"法律文化"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前进性的观点,因此,与西方相比,这一概念在苏联更多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尽管苏联学者讨论这方面问题的文章总是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但苏联的法律文化观点依然与西方的观点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苏联学者中最早讨论法律文化的是E.A.罗卡  相似文献   
3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艳荣 《新东方》2004,(9):8-10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3.
又是岁末年初,农民工能否顺利拿到工钱,是倍受社会关注的事情。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2004年11月12—25日,自治区政府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全区12个盟市检查清欠情况,包头市、兴安盟等5盟市2003年清欠比例达到100%,呼和浩特市、乌海市等也达到了80%以上,农民工朋友可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大国总理为农妇讨薪”的故事也该结束了。今天,让我们换个视觉,去看看那些为农民工朋友讨薪的“政府的人”,他们在清欠路上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4.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法律意识表达具有广泛性、便捷性、及时性、匿名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法律意识表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青年法律意识表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5.
中小企业是常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蓬勃发展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法律意识的淡薄往往导致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提出了常州市中小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分析了其诱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6.
一、新时期公证投诉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公民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公证办证数量逐年增加,公证质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但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持续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导致公证投诉数量逐年增多。据统计,2010年江苏全省办理公证65,8万件,省公证协会受  相似文献   
37.
高磊  张媛 《中国检察官》2013,(13):78-80
一、传统"无讼"法律文化概述及其产生的根源解析"无讼",是相对于诉讼而言的,"无讼的直接含义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争讼(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犯罪而无需制定和实施法律或者虽有则搁置不用。"[1]中国传统的"无讼"法律文化观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出于阶级统治的目的,使民不争,维护社会的安定,而培养的一种法律意识。该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原因,总得来说在于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和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而架起它的物质基础则是一  相似文献   
38.
安宇宁 《湘潮》2015,(1):52-53
依法治国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先决性条件之一。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必须从法律意识的认识层面上提升,在实践中强化法律思维,同时也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9.
《中国公证》2012,(3):62-62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公证促进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公证工作深入开展.近日.德州市众信公证处组织公证员在黄河涯镇和二屯镇.开展了“送法下乡”活动.为村民提供了优质公证法律服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0.
法律信仰     
刘旭光 《检察风云》2012,(24):41-41
2012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的生活和学习,不禁感慨颇多。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比如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这样的大事,由于毕业论文的关系,我对法律信仰的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人的法律意识或轻或重,但没有人会说自己一点儿法律意识都没有,比如,人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时,常有这样的感慨:这简直是无法无天!教训别人不守规矩的时候,也常用这样的训斥:还讲不讲法?!这里用到的“法”,很难说其就是违反了哪一条具体的法条。这里说的“法”,是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法律。而这个“涔’恰给契合了法律信仰之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