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08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30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真真 《法制与社会》2011,(23):252-252
本文主要从当代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现状与原因以及方法途径三个方面综述了学者们的研究状况,以期进一步探讨当代我国高校法制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2.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法治价值观实现的基本路径起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法律的权威是法治价值观实现的基石,构建完备、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法治价值观实现的前提条件,坚持依法行政是法治价值观实现的核心要素,坚持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法治价值观实现的关键环节,培育强烈的法律意识是法治价值观实现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73.
监狱工作法制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只是基础性工作,落脚点是必须要认真去遵守.这种遵守不但是针对监狱工作本行业的法律制度,而且是针对整个法律体系.法制化应包括法律制度的形成,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程序和法律文化的建设.监狱工作法制化的终极目标应是监狱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74.
李卒 《公安教育》2006,(2):28-28,29-31
2003年初广州发生的一些公安执法事件,引起了国内外较大的反响。这些事件暴露了我们一些基层民警在执法中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为了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执法水平,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均作出决定,要下大决心,着力转变民警的执法思想观念,高度重视队伍的执法教育和实战技能训练。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作为全市公安民警的主要训练基地,两年多来,紧紧围绕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在加强对广州公安民警各种政治和业务素质训练的工作中,为了让培训真正收到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实效,更好地为广州公安工作和队伍…  相似文献   
75.
王秀德 《人大建设》2002,(11):44-45
应该说,自从恢复建立地方人大常委会以来,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常委会的领导下,为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地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乃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对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城市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及行政法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法律意识状况一直缺乏比较准确的质和量分析,这方面的实证调查和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我们在上海市徐汇区、黄浦区、杨浦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等5区对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如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交通部门、民政部门、城管部门、派出所等以及十几个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人员座谈会。有效问卷共计500余份。  相似文献   
77.
<正> 法律与发展研究(简称SLADE)自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至今已经历了近30年的必衰演变。作为一场运动虽已沉息下去,但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卷入这场运动的国家的法学理论和实践中依然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和影响。最近几年法律与发展研究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也传入我国,引起法学理论工作者和立法机关的注意。在有关法律移植、立法与现代化等问题的讨论中,都涉及到法律与发展的论题,并围绕美国法律与发展研究开展过几次计论。这些讨论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恩格斯所称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是指人们有关法的观念、观点和概念。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法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则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形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79.
孙春伟  董越 《法制与社会》2011,(10):244-244
法律意识对人们思想的作用是法律意识的教育作用的体现。法律意识的增强,可以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水平,提高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的观念。法律意识对人们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80.
黄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155-156
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官员"在法治国语境中称谓"公务员",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因此,其法律意识的强弱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民主的发展,不断曝光的"官人雷话集"表明:中国公务员法律意识处于虚无状态的困境:权力至上,漠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减少官员雷话就得追本溯源,加强依法行政法律意识是当务之急,而且应该找到一个标本兼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