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79篇
  免费   12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137篇
工人农民   408篇
世界政治   12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1篇
法律   31123篇
中国共产党   3130篇
中国政治   9673篇
政治理论   1998篇
综合类   7784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1658篇
  2014年   4140篇
  2013年   3798篇
  2012年   4242篇
  2011年   5054篇
  2010年   4372篇
  2009年   4619篇
  2008年   4510篇
  2007年   3572篇
  2006年   3135篇
  2005年   2629篇
  2004年   2222篇
  2003年   2028篇
  2002年   2044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268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一般而言,审理知识产权纠纷不仅要用到法律知识,同时还可能用到相应的专门技术知识。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执法者对专家意见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如何使执法者尊重专家的正确意见?又如何让专家在相应的司法实践中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2.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在我国一经出现即引起经济学界及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激烈讨论。本文着重分析并评价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各项基础性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危害及规制之必要性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将其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将他人的商品冒充自己的商品出售或拟出售,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对商品变更程度的不同,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呈现以下两种:整体反向假冒,即保持所涉及商品的原样,对其本身不做任何变更,而只是…  相似文献   
183.
我国物权立法中规定集体所有权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松 《法学杂志》2005,(4):17-20
正在讨论中的《物权法》(草案)对集体所有权作了规定,奠定了集体所有权立法的基础,但其距离集体财产关系的法律调整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个条文自身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物权法》中应对集体所有权作一般原则规定,集体所有的具体制度应由专门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4.
宫志刚 《公安教育》2005,(11):2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乃至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这部法律的制定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制定是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我国治安管理工作法制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推进我国各项社会管理活动法制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这部法律制定的背景、指导思想及公安机关应…  相似文献   
185.
《中国改革》杂志2003年第7期刊登了《谁在分"肥"》一文,内容涉及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企业经营和改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被后者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判令原告败诉。此案所涉及的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背后的复杂法律关系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它对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意义重大。我们特节选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判决书,并约请有关方面学者对此案所涉相关问题发表观点。  相似文献   
186.
法律语言中模糊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光音 《河北法学》2005,23(9):155-156
模糊语客观地存在于法律语言中,并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模糊语在法律语言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7.
"诚信为本,法律至上"是对公证行业的要求.公证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仅凭这样一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以及一系列制度的支持.只有科学、合理的条件,才能支撑整个行业良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公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公证行为过程中,只有公证机构及公证人员保持公正性,实行诚信公证,在工作实践中切实履行公证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制度,在立法上确认公证证书的效力并建立公证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公证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8.
行政补贴实务中的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对补贴的定性不准,而目前理论界对此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结合WTO中的《SCM协定》的相关规定,探讨了行政补贴的法律性质。在公法行为、私法行为或“两阶段”方面,行政补贴属于公法行为且为“一阶段”的行政行为;在授益行为或负担行为方面,行政补贴具有授益和负担两个方面的特性且部分具有第三人效力;在羁束行为或裁量行为方面,行政补贴一般为羁束行为,部分补贴则为裁量行为。  相似文献   
189.
戴勇敢 《政法学刊》2005,22(2):115-116
网上检索法律案例均需要一些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途径的方法和技巧,并一些适用的网站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90.
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愉 《中国司法》2005,(11):66-69
(接上期)2.以人民调解法统合各种类型民间社会性调解的方案。这一方案是司法部目前正在论证的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倾向。其要点是:首先,考虑到司法部的权限和立法提案与起草中的实际问题,既不试图通过制定综合性的调解法建构多元化的调解或纠纷解决机制,也不准备拘泥于目前人民调解的制度框架。其目标是通过这一立法,在提高人民调解法律地位的同时,扩展其管辖范围和权限,最终将一切非司法、非行政性的调解都纳入“人民调解”的范畴。其次,这一方案将突破原有人民调解以地域性自治性为基点的定位,试图将业已存在的各类符合民间调解特点的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