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严复译《法意》,彰显了其以“治”为中心的政治问题意识。通过对《法意》的政治的翻译,向我们展示了他从治道到治制再到治术的关于“治”的思想脉络;通过把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及其历史成因与西方社会作为对比,说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及其根源,进而为中国走上法治的道路指明方向。重读《法意》,将对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制的现代性问题产生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法律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公平正义的捍卫保障人的福祉与尊严,使人能够诗意地栖居.真正以人为主体、对人的主体感受进行审美关照,这样的法律即具有诗性.在亨宁森汽车合同纠纷案中,新泽西州高等法院的审理与判决对法治与情理两相兼顾,体现了法意与诗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原始社会存在法意识。原始社会的法意识基于传统禁忌、道德原则以及人们在共同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产生。原始社会法意识表现为个体法意识形态和群体法意识形态,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国家产生后,产生了以国家法意识为主导的阶级法意识。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的法意识有着联系和区别,后者的形成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但原始法意识是基于对自然法则的敬畏而产生,而阶级法意识则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理论导报》2013,(7):62-62
参考思路:新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进步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法治的同步发展,法治兴则中国兴,法治废则中国危。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在法治观念上,养成全民、全社会尊法护法守法用法意识与习惯。要继续推进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深入进行,其重点是强调领导干部的带头尊法护法守法用法意识。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王斌余案掀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农民工问题,弱势群体问题再一次直逼当下的行政制度。在法理与程序上毫无问题的判决结果,却引起公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质疑.在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当我们直视王斌余案的背后,审视当下农民工法律地位和现有法律机制与行政制度,我们所作出的思考不仅是一个案件的结果,而是我国目前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法的精神即为法意法意之司行即为流转。法意流转大别为逻辑演绎与类比推理两种风格迥异的模式。逻辑演绎主张以言敛意,在语言的地基之上以“方以智”的风格诠释法意流转,重“一”。类比推理强调言不尽意,以“圆而神”的风格艺几性地流转法意,尚“多”。方则易执,欠缺圆之神妙;圆则善变,差强方之智识。方圆互补是不通透的方智理路,立足于人性解放之上的自由变更才能真正实现法意流转的方圆无间之道。这正是法意流传的现象学解答  相似文献   
18.
缺席判决制度的基本法意与焦点问题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法在缺席判决制度上存在着诸如对原告和被告的缺席情形分别适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条文缺乏严谨性而使条文之间形成隐形冲突等缺陷,其主要焦点问题涉及对“缺席”内涵的界定、被告应诉后未到庭问题、法院能否依职权作出缺席判决、因被告缺席而产生的推定等等。正确、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应建立以对席判决主义为主、缺席判决主义为辅的一种契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这种“对席判决”实际上是拟制了一种对席辩论的架构,使其作为裁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梁治平先生的《法意与人情》一书出发,秉着其"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理念,从"国"与"家"、"礼"与"法"、"名"与"实"三对概念入手,试从古代的礼法中找到法意与人情的统一,希冀能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20.
民意主义要求法官像民众那样思考,要善于体恤民意,因为法律是为国家统治阶级而服务的,在我国人民群众就是统治阶级,因此适用法律必须以民意为标准,而法意主义者却主张法官像精英法律人那样思考,视法意如圭臬,因为法治就是法官按照法律进行治理,于是这两种声音的激烈碰撞将法官带入了选择困境。法官应将法意作为判案的终极依据,但又应审慎地对待民意,惟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正义,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