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古往今来、从西到东,民意对法律的设置、执行、遵守的介入和影响,从未停止或间断。随着现代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法律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民众对法律实施及个案审理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民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具体的法律活动中来。然而,民众所持的道德的评价尺度和司法所依据法律的评价尺度并不能完美的兼容,二者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博弈。随着"自媒体"力量不断强大、网络的发展使民众呼声进一步发挥出不可忽略、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民意和法意二者的角力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凸显出来。当这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以谁为准,在法治社会中民意如何存在,如何促进法律的实施和完善就成为完善司法体系、促进整个社会公平正义不得不考量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2.
编者前言     
本刊诞生于1962年,乳名《法学研究资料》,专事译介以前苏联为主的外国法学,然刊行不久便夭折于"文革"的疾风暴雨之中。1979年复刊,易名《法学译丛》,1993年再度更名为《外国法译评》,2001年最后定名为《环球法律评论》。刊名几易,折射出我国法律史的一段曲折而又进取日新的历程。1979年,严寒过后,万物复苏,民主法制的呼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响彻神州大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川岛武宜的“法意识”为主要介绍内容,主要从日本民众的法意识所折射出来的权利意识和诉讼意识为主要的切入方面,并结合我国国情概括分析了我国法意识的主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现代法治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死刑存废问题成为了我国法律学者争论的焦点。在刑罚轻缓化的背景下,在国际废除死刑的热潮中,我国应当冷静地审视现实国情,正确选择死刑制度的未来命运,限制死刑制度的适用,而不是盲目投身于废除死刑的大军之中。  相似文献   
25.
李剑 《法制与社会》2010,(4):295-296
本文指出以现象学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的"法意识"问题研究,为我们开启了法意识问题的内省向度。这使得法意识的发生机理、内在功能、结构要素等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把握纷繁复杂的法现象。  相似文献   
26.
法意与民情     
司法裁判应兼顾法意与民情,但又不能毫无原则地接受民情的影响.司法裁判可以从承认法官释法的正当性,培育法官健全的法律感觉,,构建司法权威下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合理利用利益衡量方法实现民情与法的沟通、平衡和协调,严格司法程序以避免法官的恣意,准确把握情理引入司法的限度等方面着手,以期兼顾法意与民情.  相似文献   
27.
<正> 规范是文化现象的一种存在之样态。如同语言、宗教、政治、教育一样,是社会成员间的共识,所以法规范是以具体社会的现状与个人及集体的法意识为基准,以保障其妥当性及实效性。韩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承继了西欧法,但是西欧法的理念及机能,与韩国社会现实之间有些差距;在法的实效性上,有明显的冲突和不协调现象,于是在法规的实效性问题上,韩国固有的传统法意识与韩国人理想的西欧近代法意识便引起了相互的冲突。 近代韩国受到西欧近代法意识的影响,但是韩国一般国民的法意识尚未成熟到接受宪法与各种下位实定法规范的程度,于是法便只作用在表现意义并引起近代之社会秩序未确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