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97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各国政治   515篇
工人农民   543篇
世界政治   22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07篇
法律   15439篇
中国共产党   14843篇
中国政治   20069篇
政治理论   5312篇
综合类   9676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616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820篇
  2020年   878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923篇
  2015年   2552篇
  2014年   6672篇
  2013年   5523篇
  2012年   5860篇
  2011年   5783篇
  2010年   5085篇
  2009年   5259篇
  2008年   6172篇
  2007年   4584篇
  2006年   4250篇
  2005年   3258篇
  2004年   2395篇
  2003年   1786篇
  2002年   2121篇
  2001年   1717篇
  2000年   1396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情境问题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即通过新情境的创设呈现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成性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在教学中的实现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并呈现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2.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进入中国,形成"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轨迹。本文拟从思想史角度,以詹姆逊、阿尔都塞、巴赫金为例,探索新的视角,将中国问题作为西方理论本身、内在的问题,来思考中国在西方理论中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学术范式与方法和批评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讨论詹姆逊如何运用中国问题的隐喻来建构其文学阐释;阿尔都塞如何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吸纳到他的核心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理论;巴赫金的理论如何从文化转型和文艺批评实践方面与中国形成折叠与对话。  相似文献   
43.
2020年1月,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正确对待、主动思考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中学生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以一堂网络直播课——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公民》为例,引导学生在"演绎"中解读教材,构建思维导图,完善知识库;在"归纳"中调用知识,理解公民有序参与的现实意义,树立法治意识;在"思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对问题涵养科学精神,知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政治认同;学会勇担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4.
2019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5.
混合性党内法规能不能作为概念存在?其与党政联合发文是什么关系?它因何"入"规?有没有必要"入"规?这些问题都与当前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推进依规治党等任务密切相关.基于对党政联合发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区分混合性党内法规和其他党政联合发文,把混合性党内法规纳入党内法规体系,并进一步规范其调整范围、制定实施、备案审查、清理等基本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基本条件.为此,还应当结合党内法规的形式和实质特征,合理控制党政联合制定混合性党内法规的数量,并明确混合性党内法规的边界,将其限定在党政机构统筹改革、党的直接管理、党政同责等领域.  相似文献   
46.
2020年1月,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09起,处理40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8人。2月25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发布了今年1月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情况。其中,首次发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6起;查处的216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中,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三类问题占比78.2%。  相似文献   
47.
当前,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文章在研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低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专业化、品牌化、法治化策略,以期筑牢微传播主阵地、加强微传播内容供给侧建设、坚守微传播红线底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48.
中国传统治理模式中的"人治"、"礼治"、"法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占据的主导地位不同,对传统社会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是对未来的探索,应基于中国的本土资源和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治理模式的分析和价值挖掘,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存续两千多年的"礼治",久经王朝更迭而不衰,其人本主义思想和追求和谐价值的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治"与传统法治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有一定的警示和启发,权力的监督和制度设计之本土化亦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49.
王亚 《今日浙江》2021,(2):46-47
文化,化人于无形,润心于无声一步一景,法治文化阵地为之江大地妆点浓浓法治韵味;一-笔一画,法治文创作品为传统文化增添法治新意;一歌一舞,多元法治宣传形式营造缤纷法治氛围……“七五”普法以来,随着法治浙江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文化以更多的形式浸润到浙江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化为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展现出广泛影响力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50.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法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奠基于马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并且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法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法律的阶级性并始终秉承服务于人民的阶级立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法学不是教条,而是高度包容和开放,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开放性和中国化,使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对中国法治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批判力、回应力和引导力,理论更具生命力和科学性。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指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合理吸纳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