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1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7篇
法律   330篇
中国共产党   313篇
中国政治   628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丝绸之路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区域教育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化交流具有直接推动的作用,开展理论研究,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2.
正历史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把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连接起来。长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给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交融和政治互信基础。2013年在中阿博览会上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企业家峰会,共叙"新丝绸之路"话题,拉近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青年企业家之间的距离,中阿友谊代代相传。峰会:中阿青年共登一个讲台  相似文献   
53.
“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重大国家战略。正确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其顺利建设和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本文首先讨论了在实际工作遇到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了五个"不是",即"一带一路"并非要重建历史时期的国际贸易路线、不是区域发展战略、不是单向的"走出去"、不是地缘战略、不是简单的"线状"经济体。尔后提出应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来认识"一带一路",认为"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将开启包容性全球化的新时代,并推动世界从"二元"分割发展到"三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4.
当选为人大代表不容易,当好人大代表更加不容易。来自云南省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保山市腾冲县柏联和顺艾思奇纪念馆馆长的寸茂鸿牢记人大代表使命,始终坚持并做到对党忠诚勤履职,求真务实为人民,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尽力为民代好言、行好权、服好务。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后,寸茂鸿即马不停蹄从北京返回腾冲,不辞辛劳,龙马精神地深入当地机关、厂矿、学校、农村,宣讲  相似文献   
55.
"冰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国内国际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借助citespace等计量工具,以当前学术界关于主题词的知识结构、研究内容、热点及发展趋势为重点,对2017-2019年5月以"冰上丝绸之路"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学术界对"冰上丝绸之路"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文献数量较少且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定量和定性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从研究作者来看作者合作度不强,没有完整的作者合作体系;从研究机构来看,只形成了最初级的合作网络,地域性较强但合作机构凝聚性较差;从研究趋势看,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本身研究文章数量会持续增加,但"北极理事会"、"北极航线"等呈下降趋势的研究也应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56.
黄晓坚 《新视野》2015,(3):117-123
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源远流长。自汉代以来,海外潮商经历了行商、"海盗"、米商、南北行商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或延续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如此,他们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带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促进了侨居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国、西方和东南亚来说都是双赢的结果。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应该重视并善于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睦邻友好、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2014年广东15项重点改革任务中第11项是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盟是重点,由此我建议,促进泛珠三角—东盟两大市场的结合,增强广东发展后劲。中央提出要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是广东的新机遇。广东应紧抓这一机遇,全面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对外拓展海外市场腹地,对内更好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广东毗邻港澳,商业服务业发达,是内地与东盟商品进出的重要集散地,与东盟经  相似文献   
58.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率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为当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本文阐述了东部地区开放发展的两条经验即: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与非平衡发展,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在从以上两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优势和不足后,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外贸易;二是发展重点城市,增强地区协同。  相似文献   
59.
成都既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其西南门户邛崃市素有"天府南来第一州"的美誉。若加以合理规划和宣传,完全可以将邛崃市作为重点沿蒲江-邛崃-大邑-崇州-成都市区一线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融入到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将文化历史资源与经济、商业有机结合并转化为文化产业,以丝绸之路为纽带,联合南丝绸之路沿线其它城市,创新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强化"丝绸之路跨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共同打造"南丝路"线路遗产国际旅游品牌,构筑一条"南丝路山水人文走廊"。  相似文献   
60.
审判实践中,我国各海事法院、一审和二审法院就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如何适用"受诉法院所在地"问题上意见不统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对比分析我国不同法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操作原则,提出将"受诉法院所在地"理解为实际审判法院或法庭所在地,根据赔偿权利人的诉求让赔偿权利人对其主张负"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举证责任,以期对这一问题在全国法院得到适用上的统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