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54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3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孙林凤 《内蒙古检察》2007,(2):58-59,5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些年来,根河市院从解决上访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全力做好涉法上访案件的息诉工作,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赢得了上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以来,控申部门连获两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息诉了一起多年越级、进京上访案。  相似文献   
102.
从近3年E市检察机关涉检信访情况来看,呈现向上信访占比高、化解难度较大等态势。检察机关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同样存在理念更新不够到位、能力整体供给不足、协同共治存在短板、队伍业务素能欠缺等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准确把握自身职能定位,通过开展检察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严把检察履职关口,提升法律监督效能;依法处置涉检信访,有效定分止争;夯实诉源治理基础,打牢治理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路径,探索参与诉源治理的新模式,在融入国家治理中依法能动履职,全面推进检察机关诉源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3.
图片新闻     
2009年12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带领部分省人大代表和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赴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视察法院清理执行积案和涉诉信访专项工作。代表实地观摩了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案款兑现大会,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集中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情况的汇报和全省法院开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的汇报.  相似文献   
104.
涉诉信访在当下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关涉政治大局、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被广泛地视为一种严峻的社会危机而予以问题化,并因此成为全社会的攻关对象。但是,直观地将涉诉信访问题看作主要是司法部门自身问题产物的观点是不周延的,也不利于寻求有效的对策以应对之。对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应采取系统论的分析进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国家机构系统化处理社会纠纷流程的实证分析中去发现涉诉信访问题的真相:信访问题不过是弱势群体民生困境的制度性反射。因此,应以制度创新和综合治理应对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对比中日遗弃罪的规定,探求在我国现有刑法语境下如何规制"见危不救"现象,并分析和检视见危不救入罪路径的可能性。借鉴日本立法模式,需要解决义务来源和遗弃罪内涵重构问题。针对见危不救入罪路径可能性,提出见危不救成立,需满足危险状态具有现实的侵害性与紧迫性、危险状态的解除对行为人具有排他性的依赖关系、行为人须有能力实施救助行为且不损害自己的较大利益、行为人不履行救助义务发生了严重后果;并检视见危不救入罪路径可能性,提出见危不救入刑违反刑法的谦抑性、见危不救不具有法益侵害性、相关立法例不能说明见危不救入刑的必要性、既存困惑影响见危不救入刑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6.
涉罪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定义为:证明参与诉讼的未成年人的品格特征的证据,即引人注目的专属于某个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涉罪未成年人的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品格证据的定性及采纳规则。  相似文献   
107.
<正>近年来,延庆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把涉检信访化解工作作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涉检信访预警、善意劝解、释法明理等人性化工作方式方法,既从源头上化  相似文献   
108.
当前我国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与应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就是群体性事件数目上的激增,其中涉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了很大一部分,给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形势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保意识淡薄而监管不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民众环保利益诉求渠道堵塞导致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后无法得到补偿等。在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规模日益扩大、对抗性趋于激烈、情况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涉环境群体性事件,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网络涉警舆情的特征影响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民众表达各种意见、态度以及诉求的平台和载体,网络舆情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网络涉警舆情,对促进公安机关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络涉警舆情传播的迅速广泛性、影响的强烈长久性和主观倾向性等特性也给公安机关的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要积极利用网络正面影响,合理引导其负面影响,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推动公安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10.
民生 《党建文汇》2010,(3):27-27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徐立全近日在全省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上说,要最大限度地化解积案,更要千方百计地减少新案。以牺牲司法权威为代价,换来个案问题的一时解决,是不可取的。信访问题大都产生在基层,解决问题也主要靠基层。对上访困难群众,要依法按政策救助,也要防止简单花钱买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