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54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3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中央政法委制定的政法[2005]9号文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二条规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本文则以法院涉法涉诉信访现状为立足点,对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提出一些想法,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龙碧霞 《法制与社会》2013,(24):167-168
随着近年来涉检信访数量的上升及息诉罢访难度的加大,检察机关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用法治的方式方法切实处理好涉检信访?本文认为,借用六西格玛理论来改进涉检信访工作,不失为另辟蹊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3.
薛汉荻 《前进》2012,(4):53-54
进入新世纪以来,朔州市两级检察机关采取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服务引导、注重办案质量、坚持从严治检等措施,积极主动地搞好涉检信访工作,取得了连续九年涉检上访为“零”的好成绩。朔州市检察院被高检院表彰为“处理涉检信访先进集体”,控申接待室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怀仁县检察院、应县检察院的“全国文明接待室”创建工作通过了高检院的考核验收。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4.
菅森 《法制与社会》2012,(26):122+124
本文分析了当前在涉烟案件办理中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刑事司法机关面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检察环节如何开展好涉烟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在中央提出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等新要求后,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新形势下的任务,检察机关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探索实践。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在案件分流、处理、终结等环节仍存在不足,需要从宣传教育引导、案件过滤分流、案件信息平台建设、案件终结、工作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案件解决机制。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从理论、实践层面进行探讨,而且促进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制度的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26.
《上海人大月刊》2016,(4):49-50
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上海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司法体制改革,区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如何加强对"两院"工作监督,进一步提高监  相似文献   
27.
由于法治的不健全和人们对司法信仰的缺失使得涉法信访事件在我国大量存在。涉法信访极大影响司法权威,它使非司法权在事实上凌驾于司法权之上。因此,加强司法权威,遏制涉法信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实现司法权的人民性和司法活动的便民性,加强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提高司法效率和执行力在遏制涉法信访和提高司法权威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自1988年以来,祖国大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台投资法律和法规,尤其是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台胞投资保护法》和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台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在促进台胞直接投资、确保台商合法权益以及推动两岸经贸交流方面取得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这些法律和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审视,并提出健全和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9.
吴笛 《法制与社会》2012,(1):286-287
关于见危不救能否入罪,目前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见危不救不宜犯罪化.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道德与法律关系以及对“法律万能论”分析,阐述将“见危不数”列入刑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0.
对妇女予以特殊保护的做法具有合宪性,但其限度应当与自然法中的不平等保持“相称”的水平,否则即属于“过限的实质平等”。刑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意志自由为出发点,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不能想当然地将其视作弱势群体,应当就其所处的阶段、场合具体判定;同时,追求实质平等很大程度上也无需动用刑事手段,作为补充法,刑法只有在性别差异对罪责产生实质影响时才可启动。重新审视刑法中涉性别规范,我国刑法应当走上去“性别标签”的道路,尤其在逐步废除死刑的过程中,避免矫枉过正、用力过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