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3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371篇
中国共产党   688篇
中国政治   1137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6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张祥 《企业党建》2012,(7):28-29
企业监察信访是纪检监察业务中的第一道程序,是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的一项基础工作,其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联系沟通作用,二是信息反馈作用,三是监督保障作用.四是协调疏导作用。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监督保障作用.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维护企业健康发展的监督平台。  相似文献   
92.
根据中央政法委制定的政法[2005]9号文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二条规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本文则以法院涉法涉诉信访现状为立足点,对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提出一些想法,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3.
诉讼与信访分离是信访功能定位的第一步,信访制度功能合理定位应从我国整体纠纷解决体系的视角出发,以保障公民表达自由,树立司法权威为前提.根据我国政治体制以及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把信访制度纳入人大的框架之内,将其功能定位为:政治参与、权力监督以及补充救济.  相似文献   
94.
倪新兵 《岭南学刊》2012,(1):117-120
信访制度在我国具有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实现权利救济和化解纠纷,充当着社会“安全阀”的重要功能。但现行信访制度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为使我国的信访走出目前的困境,在宏观层面上,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秩序;在中观层面上,要全面推进司法、行政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快推进法治导向的信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5.
龙碧霞 《法制与社会》2013,(24):167-168
随着近年来涉检信访数量的上升及息诉罢访难度的加大,检察机关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用法治的方式方法切实处理好涉检信访?本文认为,借用六西格玛理论来改进涉检信访工作,不失为另辟蹊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6.
信访在中国成为问题与信访的功能定位有密切关系。国家把信访的功能定位在政治参与和权力监督方面,而公民更愿意定位在权利救济方面。由于公民对信访功能的定位和国家原初的定位产生了一定偏差,这使得国家在应对以权利救济为目的的信访问题时,难免带有功利主义的目的。从比较法的角度,信访权更接近于国外宪法所普遍确认的"请愿权"。就请愿权发展轨迹来看,早期的请愿权兼具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的双重功能,之后随着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大量的私人纠纷主要诉诸司法程序解决,请愿权的权利救济功能逐渐式微甚至消失,今天请愿主要作为一种直接政治参与的方式而存在。请愿权在现代成熟宪政国家中的发展变迁图景为我们思考信访在我国如何进行功能转换提供了思路。我国应通过完善司法救济制度逐步把权利救济功能从信访中剥离出来,使信访回到原初的政治参与和权力监督的功能上来。  相似文献   
97.
钱理文 《前线》2012,(5):33-33
昌平区的信访工作为什么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最根本的原因是: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履行职责。信访干部努力做到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一句“家人、家书、家事”,是人间亲情的真诚表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信访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对用党的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精神的把握。  相似文献   
98.
王丽英  李艳 《法制与社会》2012,(22):140-142,148
公安信访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警民关系建设和谐与否的晴雨表,是关系到公安工作全局与公安机关形象的重要课题。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建立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对于解决好公安信访问题,推动信访工作良性循环,促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薛汉荻 《前进》2012,(4):53-54
进入新世纪以来,朔州市两级检察机关采取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服务引导、注重办案质量、坚持从严治检等措施,积极主动地搞好涉检信访工作,取得了连续九年涉检上访为“零”的好成绩。朔州市检察院被高检院表彰为“处理涉检信访先进集体”,控申接待室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怀仁县检察院、应县检察院的“全国文明接待室”创建工作通过了高检院的考核验收。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0.
钟纪信 《中国监察》2012,(20):10-11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反腐倡廉建设总体部署,全面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举报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信访举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