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1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608篇
中国共产党   473篇
中国政治   1023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3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唐钧 《学习月刊》2012,(3):32-33
前些年,曾帮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了一个有关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课题.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成型的儿童社会福利制度。所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都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安排和设计的.“好”的制度只是会稍稍多给儿童一些“优惠”。  相似文献   
82.
李静 《理论导刊》2012,(11):24-2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的合理流动将进一步加快,作为常规化社会流动基本机制组成要素之一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相应成为学界关注焦点。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迫切性,应改变传统的家庭单一主体的支持模式,以福利多元主义为指导,并从支持主体、支持内容、支持方式等三个维度设计、构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3.
中国财政制度框架与财政职能正处于全面性、系统性、结构性和革命性转型过程之中,财政学转型与转型财政学学科建设议题应运而生。转型财政学是研究财政制度价值、目标、结构、功能、地位、角色转变的新型财政学科,核心是探索现代财政制度结构功能转变、财政职责范围内容、发展阶段与优先领域、基本途径与财政收支的普遍规律。中国财政制度结构转型实践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公共财政、公共福利财政和应急、社会救助财政三类制度框架形成。现代财政制度三类体系的划分,反映现代财政制度结构功能分化与政府职责范围内容的变化。中国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建设实践证明,财政职能角色转变状况决定政府职能角色转变状况。中国财政制度结构转型趋势与财税体制改革实践说明,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是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基本方向。本文首次简要界定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的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为社会建设和中国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4.
职务犯关押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腐败犯罪持续有力的打击,我国监狱中逐渐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职务犯群体。当前我国监狱系统对职务犯关押有独立关押和混合关押两种模式。从长远来看,应取消职务犯独立关押模式;但从现实来看,独立关押模式下的特别单元关押模式有现实的需要;混合集中关押模式相对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5.
张二震 《群众》2014,(10):12-13
<正>和全国一样,江苏经济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作为"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大省,江苏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外经济增长乏力。通过扩大内需、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来激发江苏经济活力的思路,都是正确的。但对于业已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江苏来说,开放型经济仍然是江苏经济的"牛鼻子"。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参与全球化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延续江苏经济辉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6.
罗英 《求索》2014,(6):39-44
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全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全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突出表现在促进社会全平正义是新时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更加全平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促进人民福祉。不能把“促进社会全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祉”割裂开来,而应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全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共享权是落实共享理念的重要路径,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加全平更加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值得高度重视,但也不能过度拔高。同时,共享权不能泛化与虚浮,而应有规范的含义与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7.
88.
燎原 《南风窗》2013,(20):62-64
在逻辑上无法构成对比的工资对比背后,实际上是当今中国两个在阶层的等级结构上分处于不同位置的群体的真实处境和命运的揭示。而与公务员相比,农民工是没有任何话语影响力的。9月1日,广西南宁东盟国际酒店。当时钟指向23时10分的时候,莫国庆骑着一辆摩托车,匆匆赶到。"不好意思,加班!"落座后,莫国庆捧起咖啡杯,啜起一口,随即眉头皱起,"怎么这么苦呀?"苏浩宇(化名)哈哈大笑,"咖啡都是这个味呀"。他们是老乡,也是儿时伙伴,都  相似文献   
89.
曾荣 《中国减灾》2013,(5X):50-51
<正>1937年7月7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中国民众造成了巨大灾难,尤其是弱小的儿童,在失去父母亲人后,被迫沦为流落街头的乞讨儿。随着日军侵华的加剧,因战受灾儿童的数量也不断扩大,抢救受灾儿童成为抗战时期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内容。宋庆龄、邓颖超等人为救济受灾儿童作了长期、不懈地努力,倡导并成立了中华慈幼协会、战时儿童保育会、儿童教养院、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战灾儿童义养会等一大批抢救受灾儿童的组织机构,为抗战时期的儿童救灾事业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一、中华慈幼协会1 9 2 8年4月成立的中华慈幼协会,以"创导实施各项有关儿童福利事业,为全国儿童谋幸福"为宗旨,主要从事儿童的救灾、保障、教养等工作。该会名誉会长是蒋介石,孔祥熙为理事长,教育家蔡元培、慈善家熊希龄等一大批人都参与到协会的儿童救灾事业。如熊希龄曾创办"香山  相似文献   
90.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未富先老”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对养老事业及老年福利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国家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以“居家养老”和社区日间照顾为主导的老年福利发展的路径和养老模式.本文即以上述两个老年福利发展文件为蓝本,运用社区照顾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特点及其内涵,以及这种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福利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