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229篇
中国共产党   156篇
中国政治   483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从理论追溯到党史梳理,从现实挑战到历史经验,从善做善成到推动发展,王东明同志用实实在在的例子,讲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党课。"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遵纪守法的老实人,新风正气的引路人。"不久前,南充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党支部活动室挂出了这幅标语,标语的内容是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安溪潮村作党课报告时,对该村党员、干部的殷切寄语。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以上率下,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两学一做"的关键动作,对  相似文献   
32.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领导人的更替都是令人期待的,政治领导人尤其如此。所以才有“政冶蜜月”的说法。领导人多会希望自己提出的执政理念、方略、政策措施很快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而社会公众则盼望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领导人的迅速有效同应,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相互砥砺、上下一心的气氛。  相似文献   
33.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明治维新论,虽然各有特征,但是也有其共同的理念,他们都将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动力归结为豪杰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因素,并强调养成这些因素之土壤无不与汉学有关。而且他们看到的多是中日文化相同的方面,尤其是中国优越于日本的方面,因此对于效法、学习日本的制度、语言都充满自信。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偏向阻碍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也造成了在效法日本过程中出现了"拟之也弥似,而去之也弥远"的现象。今天的日本研究,应该仍然重视"同中求异",做到"诚求而善学",才能真正提升日本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4.
今年全国“两会”对于预算案的表决结果是: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反对票比例达15.3%,是十年来最高的一次。这或许说明,我们的人大代表,已经逐渐学会运用手中的表决器表达对预算案的态度。说到代表们审议预算草案的事,这里不妨说说中国刚刚建立预算案的时候,“议员们”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35.
科举制度的废除,不仅使原有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之中断,也使传统的社会运转体系和社会思维模式遭遇空前挑战.社会精英趋向多元,不再往国家流动,而是回落民间,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在1905年后出现了疏离.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士绅阶层的分化和政治参与多元化的加强,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原有的统治秩序和社会关系,并进而激起强烈的社会震荡.原本自我改良的清末新政,结果却愈改愈乱、愈革愈糟,不仅从内部加速了清制的终结,而且为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6.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赴俄华工名像手本(中文、俄文),其内容不仅包括华工的身份信息、出入境签注,还附有俄国雇用中国人的规定,作用和性质与劳务身份证明、护照相似,是研究俄国华工历史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7.
吴承仕,字检斋,号展成,1884年3月20日出生于安徽歙县的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吴承仕入私塾读书,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1901年,17岁的吴承仕与其父同榜中秀才,翌年又应试中举人。1907年,吴承仕以殿试一等第一名的成绩被钦点为大理院推事。民国初年,他出任司法部佥事,但他对当局的腐败风气十分厌恶,任内也只是应付而已。从这时起,他开始对中国历代典章制度、“三礼名物”(经学)进行比较系统的涉猎,后拜章太炎为师。  相似文献   
38.
清末志士仁人道德批判所涉内容甚多,其中最要者有三:一是理论清算封建道德的负面价值,如揭露三纲等旧道德有悖近代人权,抨击纲常名教等伪道德培育奴性人格,剖析了纲常名教假道德严重危害社会等;二是无情痛斥现实民众的畸形道德,如屈从王权愚昧至极,自私自利推诿依赖,道德虚伪唯利是图,奴性十足为虎作伥等;三是批判新派人士道德堕落,如误读输入的新名词导致民德堕落,新党人士假名道德奊诟无耻,部分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道德沦丧等。道德批判思想成为志士仁人理论诠释新道德和自觉践行革命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39.
陈方正 《南风窗》2013,(5):94-95
可以说,叶晓青是跟随杨月楼"进宫"的:杨的曲折经历正就是晓青从民间社会研究转到宫廷史,从《点石斋画报》转到升平署那1.5万件存盘文件的心路历程。年纪渐长,要怀念的人逐渐增多,面目不免变得模糊,但晓青不一样:她性格平滑如镜,让人猜不透,纳闷不已,但生命竟以最戏剧性方式画上句号,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最初认识叶晓青,是20多年前,筹  相似文献   
40.
追溯俄语教育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历史,必须研究俄罗斯文馆、京师同文馆、俄文兴育学堂、俄文学堂、广州同文馆等几个教育机构的教学概况以及在中国俄语教学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为时间段,以北京和黑龙江这两个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俄语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