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9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有个有名的绸缎庄,突然一场大火把所有的东西都烧掉了,其中包括往来账目。庄老板贴出一张告示说,因本店的账目已烧毁,凡欠我的钱可以不还,我欠别人的只要有凭据照样兑现。看起来老板吃了大亏,可该店却因此事名声大振,许多人慕名而来与他做生意,包括一些外国人,使其很快恢复了生机。  相似文献   
12.
13.
关蕾 《学理论》2012,(23):179-180
清末民初吉林近代教育蓬勃发展,尤以新政时期为盛。这一时期,清政府提出庙产兴学的政策,虽然对吉林地区教育的影响远不及中原和东南沿海,但是此政策的实施对吉林社会的移风易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深远意义。以吉林为例从庙产兴学的缘起,吉林地区对该政策的执行等方面入手,旨在剖析庙产兴学对吉林近代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亚宁 《传承》2015,(3):140-142
清末民初的校服与之前的服装完全不同。它的出现是对旧文化、封建礼教的大清洗,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我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了严重挤压。学生以穿国货校服响应爱国性质的运动,对外国经济侵略作出有力抗争。  相似文献   
15.
陈一 《时代法学》2020,18(2):60-70
清末以降的检察制度整体而言处在不断变革和进步之中,其文书的变化尤为明显,作为官方记录反映出司法现代化的进程。在检察制度建立之初,中国传统司法审判中最重要文书之一的批词被适用为主要的检察文书以为过渡,相应的起诉文书也初现雏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批词转变为近代化的规范文本,起诉书、上诉书现代化成型,其格式、内容也不断适应中央层面的现代化的改革需求,在短短二三十年间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然而形式上的检察文书快速转型与实际检察运作不一致的现象也凸显出近代中国在司法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性矛盾。  相似文献   
16.
叶德辉其人     
在长沙的岳麓书院门口,挂有一副令湖南人感觉很爽的楹联,叫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八个字,口气之大,底气之足,常为湘人自豪地提及。如果就晚清咸同以来的湖南而言,其时人才成批量地涌现,以致有"文武湘军"之说,可见这副楹联,倒也是不算夸张的描写。到了清末民初,自打那位嚣张文人叶德辉,闹得不亦乐乎之后,1927年夏历三月初十日,终于被农民协会五花大绑,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中国近代转型时期以日本为媒介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个案事例研究。着重关注的是清末官绅对日考察,不同于已有较多成果的清末留日研究。据《申报》记载,包括浙江在内的十省于1906年联合派遣正佐官员五十名赴日考察监狱。该史料已为相关研究者所关注,但这些"调查日本监狱员"在日考察的实际状况和回国后的活动至今不为人知。在梳理浙江省派员名单,挖掘其在日活动史料基础上,进一步追踪其中三人回国后在浙江省监狱改良中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肖建华  廖浩 《北方法学》2015,(6):118-124
八国联军侵华后,统治阶层意识到以旧有方式延续其统治成为不可能,遂推动例律的修订。此外,西方国家在华享有的领事裁判权,一方面维护了本国国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华人了解到文明国家的先进诉讼法制。英美日三国与清政府约定以修律换取其领事裁判权的废除,成为修律的直接动机。沈家本等修律大臣先后奏进《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两份草案各有特色,其中《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尤其特别,兼具英美国家的诉讼特点,而《民事诉讼律草案》则具有浓厚的日本民事诉讼法色彩。  相似文献   
19.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明治维新论,虽然各有特征,但是也有其共同的理念,他们都将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动力归结为豪杰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因素,并强调养成这些因素之土壤无不与汉学有关。而且他们看到的多是中日文化相同的方面,尤其是中国优越于日本的方面,因此对于效法、学习日本的制度、语言都充满自信。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偏向阻碍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也造成了在效法日本过程中出现了"拟之也弥似,而去之也弥远"的现象。今天的日本研究,应该仍然重视"同中求异",做到"诚求而善学",才能真正提升日本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对于预算案的表决结果是: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反对票比例达15.3%,是十年来最高的一次。这或许说明,我们的人大代表,已经逐渐学会运用手中的表决器表达对预算案的态度。说到代表们审议预算草案的事,这里不妨说说中国刚刚建立预算案的时候,“议员们”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