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9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早在明清时代,武夷岩茶就名扬海外。清末民初,漳泉、潮汕等沿海客商在当地设茶庄,经营武夷岩茶贸易,他们从武夷山购得茶叶后,销往台湾和海外。还有的商家在武夷山投资设厂。  相似文献   
242.
近代以来,逐渐增多的中外交往要求中国必须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学校教育成为世界历史知识推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清末民初,中学世界历史课程开始设立,译自日本、欧美和国人的自编世界史著作成为世界史的教科书.此时期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和教科书明显受到了当时"华夏中心史观"、"欧洲中心论"、"进化史观"等社会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国人的世界历史观念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近代变化.  相似文献   
243.
李文珊 《求索》2008,(7):209-211
吏治腐败是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政时期,腐败痼习恶性发展,各级官员大肆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吏治腐败呈现出结构性、整体性腐败的严重状况。同时,由于腐败的形式、领域是在进行近代化改革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吏治腐败又具有社会改革转型时期的特征。吏治腐败对清末新政危害很大,它阻碍了新政措施的推行,破坏了新政的预期效果,极大地削弱了民众的改革向心力。究其根源仍在于封建专制体制及其衍生出的特权制度。衰朽的清政府虽然在面临危局时被迫选择了改革,但腐败之极的官僚队伍却无法积极履行改革者的职责,终使改革失败。  相似文献   
244.
博弈论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法学家的思维方式,成为解读社会运动的一种重要工具。清末各种博弈层出不穷,仅仅围绕宪政运动就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博弈情形。在这诸多博弈中,立宪派、清政府、革命派三群体之间围绕宪政而发生的重复博弈无疑是清末宪政运动的主线。利用有关博弈理论分析清末宪政运动可以更加清楚地认清当时宪政运动情况,为正确评价清末宪政运动提供了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245.
在潍坊,能够永垂青史的人物,曹鸿勋算一个。这不仅因为他是隋唐科举制度以来潍县出的第一个状元,也阑为他为官清正。在文风浓郁的潍坊人眼里,还有更被看重的一面,那就是他的书法。日前读到几篇介绍曹鸿勋生平的文章,作者皆认为,  相似文献   
246.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维护地方治安的司法人员,通常被人们称为"捕快"、"巡捕"、"刑捕"、"差役"等等.地方治安工作基本被界定在"抓捕"和"刑侦"的层面上.可以说,现代警察制度,应该是在清末民初传人中国.在此之前,女性始终被排斥在警界之外.  相似文献   
247.
冯天瑜 《世纪行》2010,(7):44-48
<正>清末民初之际,伴随着西学东渐力度的剧增,作为西学表征的新词语也以汹涌之势进入中国,连清末科举改试策论的卷子中,"满纸只有起点、压力、热力等字"[1]。面对外来新语汇入华大潮,中国的士子、庶众或乐于迎受,或愤而拒斥,甚至同一人既迎且  相似文献   
248.
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清末直隶地区的报纸、官宦对日本的游记等地方文献为资料 ,分析了日本对清末法制变革影响的原因、途径、方式以及后果 ,除对前人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外 ,还对制约中国法制近代化的一些深层问题做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9.
《湘潮》2007,(7)
清末女学的萌发、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后,随着香港割让,五口开埠通商,大批外国传教士入华,他们在传教的同时,着手创建各级各类教会学校,于是教会女学随即出现。与此同时,国内维新识士、开明绅士也开始倡言女子教育,并积极付诸实践,在民间兴办了一批女子学堂。在内外压力的影响下,清政府也逐渐改变了对女学的态度,于1907年颁布章程,使女子教育合法化。  相似文献   
250.
《涛畸》是台湾第一部诗钟总集,所录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庞杂,既有对文人心态及淫逸生活的记述,也有对科考定制及相关风习的载录;既有对官场规则及腐败风气的摹写,也有对历史风物及社会风情的体察等等。从单个作品来看,《涛畸》所描绘的也许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雕栏一画础”;但从整部钟集看来,它所反映的却是清末台湾宏大而壮阔的历史图景,堪称“涛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